返回 明末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2章 急缺盐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崇祯元年,十二月六日

    “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沈阳皇宫,大衙门内,尖细的满语读诏声清楚回荡将近100平米的殿室内。

    这大衙门并非官署,而是后金皇宫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相当于大明的皇极殿。

    清军入关前,满文将“殿”均写成“衙门”,意为办事的衙署。

    大政殿建在约1.5米高的八角形“须弥座”上,台基用青砖垒砌、外镶雕刻石条。

    从造型上看,大衙门更像一座造型精美的亭楼,适合男女幽会,而非议事。

    沈阳城内,八旗族人的生活区域也以大衙门所在的城中心为基准。

    东侧属正红、镶红旗,北侧属正黄、镶黄旗,南侧属正蓝、镶蓝旗,西侧属正白、镶白旗。

    各旗的贝勒府邸只能在本旗的地界内盖造,议事时各旗旗主和各自族人也都在自己的方向坐着。

    此时,一名宫阉拿着刚传到关外的大明皇榜郎郎念着,皇太极与几位固山额真和满汉大臣们闭眼听着。

    当念完最后一字后,太监弓着腰,双手将诏书举过头顶奉送到皇太极身前。

    皇太极拿过皇榜,摊开又看了一遍,哼笑了声,攥着皇榜对众人道:“都听到了,明朝皇帝对朝鲜还不死心。”

    众人皆笑,朝鲜人什么德行他们太清楚了,朝鲜军战力比明军更不堪,在野外面对八旗铁骑的冲锋时,明军一触即溃,朝鲜军队未触即溃。

    一个气度沉稳的蓝衣中年男人笑道:“好啊,他们出兵,咱们也出兵,正好我最近闲的浑身难受。”

    说话的是镶蓝旗旗主贝勒阿敏,去年正月他率军攻入朝鲜,掠夺大量粮食和物资,缓解了后金内部的饥荒。

    在明朝的细作把皇榜送来的时候,皇太极心里也萌生出再征朝鲜的想法,朝鲜表面恭顺,暗地里依旧与明朝互通有无。

    给后金的贡品缺斤少两,且以次充好,这无伤大雅,可现在让明军登陆朝鲜,从背后牵制他们,这就是皇太极所不能忍的了。

    但他不会轻易下决定,她看向自己右手边站着的汉族官员们,“你们谁知道这榜文中提到的卢象升是何许人也?”

    以范文程、宁完我、李永芳等人为首的汉族官员面面相觑,纷纷摇头。

    皇太极道:“也就是说,这是个声名不显的家伙。”

    “明朝的军队早就烂透了,八哥你下道旨意,三日内我就率军出征,年三十之前保准把朝鲜王抓到沈阳。”

    说话的是个三十来岁的虬须大汉,话中透着一股傲气,这人身材高大,蜡黄的肤色跟皇太极微微泛红的面庞形成鲜明对比。

    他是努尔哈赤第10个儿子爱新觉罗.德格类,努尔哈赤有16个儿子,8个女儿和1个养孙女。

    这16个儿子里,除了13年前被坐罪处死的老大褚英外,就只有今年才8岁的十六子费扬果还没上过战场。

    上过战场的14个儿子,都对统兵征战十分向往,进攻明朝尚有危险,相比之下,征讨朝鲜简直就是现成的功劳,谁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十弟勇猛。”

    皇太极笑了笑,“冬

第142章 急缺盐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