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颁布密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宋氏的年纪比秦良玉还小两岁,到了她们这个年纪最怕失去的不是生命,而是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谁都不愿面对。
“老夫人,国公爷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
提到这事,宋氏的眼泪就像山坡的石子滚滚的无法阻挡的往下掉,“不瞒秦大人说,我儿得的乃是急症,转眼间暴死在我面前。”
“可曾请仵作查验是因何而亡?”
“却不曾请,但我儿确实是好端端暴死在我面前,没人加害与他,况且,我也不希望元儿死后还被人打扰。”
无论是沐启元的暴死还是宋氏的说辞,都让秦良玉心中充满疑点,不动声色地打量了下左右,也没看到哪里埋有刀斧手的样子,难道沐启元真死了?
“老夫人容我先为黔国公上柱香。”
“好。”
秦良玉带着儿子儿媳和侄子们走到棺椁前,7月的云南气候潮湿闷热,尸体放不了几天就要下葬,棺材板也早早钉死了。
接过下人们递来的香束,对着棺椁拜了三拜之后,将手中香束插在鼎中。
在秦良玉之后,巡按衙门的余瑊也到了,昆明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
宋氏牵着十岁大的沐天波走到棺椁前,面向前来吊唁的众人道:“各位大人!我儿暴死,老身伤痛至极,但朝廷平缅大事不能耽搁。
我儿启元只有天波一子,天波如今尚不满十岁,少不更事,老身已与我儿的旧部们商议过,愿将云南兵权交还云南巡抚,待我孙天波成年后,再由朝廷决断。”
宋氏用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对众人宣布这件事,在场众人面面相觑,其中不少因为与沐启元交好而当上官的人顿时不乐意了。
沐家没兵,以后云南的天不就成朝廷的了?他们以前跟沐启元干的烂事谁给他们收拾?
立刻有人跳出来道:“老夫人三思啊,沐家镇守云南二百余年,已是人所共知的成例,少主虽然年少,但聪明伶俐,纵然不能治好云南军事,但有我等扶持也不至于出大乱子。”
“老夫人听我一言,自太祖爷起…”
“昔日…”
一道道劝说的声音接连响起,宋氏喝住他们:“你们就那么想让一个不满十岁孩子指挥一省官兵么?”
一时间,全场寂然。
七个月前接任云南巡抚的谢存仁走到人前对宋氏作了一揖:“老夫人公心体国,请受本官一拜。”
宋氏微微颔首,然后对众人道:“大明将士乃是国家公器,二百多年又如何?沐家一直是替天子守卫云南。
那些劝老身不要交出兵权的,你们分明是包藏祸心,图谋不轨,老身自会将尔等今日所说之一字一句都写在奏予天子的信函中,来啊,把东西拿来。”
一名侍女端着托盘过来,托盘上是一个巴掌大的方形盒子,宋氏接过托盘,双手敬送到谢存仁身前,“谢大人,这是云南总兵官的印绶,请您收好。”
谢存仁郑重其事的接过来,交到属官手中。
“且慢!”
人群中突然想起一道喊声,所有人循声望去,秦良玉张开左臂,手中攥着一卷明黄色帛书,右臂前伸,手里抓着把镌有金色龙纹的长剑,朗声道:“天子密旨、佩剑在此,云南众臣接旨。”
皇上的秘旨和佩剑怎么到了秦良玉手里?
众人来不及细想,立刻面向秦良玉跪好,秦良玉将金鳞剑交给马祥麟保管,自己张开圣旨朗盛念道:“朕闻黔国公沐启元,轻狂不法,昔日随其祖父沐昌祚出征,便多有推诿。
天启五年,黔国公府家奴残害百姓,云南巡按余瑊按律逮捕犯法家奴,沐启元竟调集兵马,将火炮对准巡按公署,如此行径已与造反无二。
沐启元上不能提兵征战,为国解忧,下不能潜心爱民,造福一方,如此狂狷之徒,朕深恨之。
四川都督佥事秦良玉巾帼不让须眉,自万历二十七年与其夫马千乘参与平定播州之乱以来,时至今时今日,二十九年间南征北战,历经大小百余战,纵观历朝,无一女将能出其右。
擢封四川总兵官,持此旨斩杀逆贼沐启元后,秦良玉自领平缅总兵官,总督广西、四川、云南三省平缅兵马,凡有不从者尽可持朕之佩剑金鳞斩之,钦此。”
旨意明确,却听的众人暗暗皱眉。
这算哪门子圣旨?既没有天子诏书开头的八字,又没有日期、落款,而且对秦良玉推崇太过,简直像秦良玉为了夺权自己写的了。
一时间竟没人叩首接旨,马祥麟冷哼一声,举起金鳞剑:“皇上佩剑在此,谁要试剑?”
然而,还是无人接旨。
谢存仁走到秦良玉身前一拜:“秦大人能否将这圣旨让本官一看?”
“请。”
谢存仁接过圣旨,云南布政使、按察使等人也都凑过来一起看,他们都不止一次看过圣旨和皇帝玺印,几人边看边议论。
最终谢存仁下了定论:“虽与常例不和,但确实是圣旨,上面的两方玺印也是真的,字迹也是皇上的。”
说完将圣旨奉还给秦良玉,带着几名实权官跪在圣旨前:“臣云南巡抚谢存仁率众官奉旨,谢恩。”
第106章 颁布密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