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拟定三甲[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酉时初刻,最后一名举人上交试卷,每收上来一份,礼部弥封官都会当着主考官的面把卷上举人的名字、籍贯糊上。
刘宗周再用阴阳鱼锁将铁箱锁好,殿试就算结束了。
之后要等到阅卷日,刘宗周等人会把批好的卷子选择其中优秀的十份送到朱由检面前。
五月四日就是阅卷日,金銮殿内,五位内阁大学士与六部尚书每人一桌,将试卷轮流传阅,几百份试卷经过他们每个人的手。
在他们看完之前,皇帝不用接触卷子,朱由检坐在章台上,低头看着王承恩送来的账本,王承恩这几天真不是白走的。
那些犯官在京中的资产着实不少,得到白银69万两,黄金两万一千两,加上各种古玩、商铺、田产,总价值在120万两以上。
朱由检在心里做了个换算,这120万两的东西折合人民币是七亿九千二百万,的确是笔不小的财富。
满意的合上账本,看向王承恩道:“我大明朝的举人就是富啊,不过你怎么去了这么久?”
王承恩胖脸上带着诚恳:“回陛下,历来抄家都是肥差,奴才怕下边人趁机贪墨,每一家都是奴才亲自到场监督,抄家的人身上只需穿着一件半透明的纱衣,连鞋都不许穿。
将财物搬到院中时还要对他们搜查一番,确保没有私藏财物,然后再登记造册,从根本上杜绝中饱私囊之事。
这只是那些犯官在京中的资产,要是抄没他们老家,肯定能得到更多。”
“办法不错,虽然有些极端,不过…”朱由检迟疑片刻,旋即微笑道:“就按你的意思办吧,从内帑取500两银子拿去花,执行抄家的那些人每人赏5两银子。”
“奴才替他们拜谢陛下。”
殿中阅卷的大臣们还不知道,皇上跟王承恩谈话间便将泄题案的影响扩大到犯官全族。
阅卷从清晨持续到黄昏时分,刘宗周将十份试卷送到章台前,让王承恩交给朱由检。
“陛下,臣等再三确认,此十卷乃本届恩科最优者,恭请陛下御览。”
“好,辛苦你们了。”
朱由检拿起第一份试卷,在弥封上画着九个“圈”和两个“尖”,这是阅卷官们的记号。
一共有五中记号,分别是圈、尖、点、直、叉,得“圈”最多者为佳卷,所有卷中,选“圈”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
朱由检直接看向第十题,前九道题李国普、刘宗周他们会评定好坏,他只在乎最后一题,题目是:朕闻,君子不平则鸣。
那人的答案是:“唐贞元十六年,韩愈为孟郊去江南任溧阳县尉赠之一序,言孟郊“善鸣”而至终生困顿之论。
序中多言鸟春、雷夏、虫秋、风冬之语,其意为斥唐朝选材不公,唐德宗李适轻视贤能。”
答的挺好,朱由检却心生不喜,提笔写了个阅字后放到一边。
此人连他真正想问的都没弄懂,他想看的答案是根据真实事件佐证此论的,而不是介绍韩愈写这首序的意思。
接着是第二卷,这个人就聪明多了,知道用孟郊的人生经历来佐证这句话,朱由检写下一个阅字后也放到一边,对他而言,此人所写只能算是一般。
继续往下看,之后的几份卷子都没有能让他眼前一亮的卷子,看到第七份时,他来了点精神。
这名考生不像之前那些人用古代先贤举例,而用自己身边的人举例。
他有个叔父诗画一绝,十八岁就成为秀才,才名传遍全县,乡试时他发现巡场兵卒帮助常州知府家的大公子作弊。
在给他送去的食物箩筐里明显有一张试卷,他大声揭发,然后被赶出考场,终身禁考。
他到臬司衙门去鸣不公,第二天再去臬司衙门,被当兵的打折一条腿,从此成了残废。
本来已经下贡礼的女方家当即断绝这门亲事,从那以后三天两头有地痞无赖到他叔父家上门滋事,每天早上开门,大门都
第90章 拟定三甲[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