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圣天子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1章 必杀此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不想竟是陛下所出,陛下大才,臣拜服,敢问陛下,下联是什么?”

    “桃燃锦江堤。”

    朱由检随口回答,突然想到:“你也姓余,认识余瑊么?”

    余煌自然听说过那位与自己同姓的大人,即刻达道:“回陛下,臣不认识,那位余大人出身河南余家,臣出身浙江余家。”

    朱由检点点头,把兵部的折子先放一边,对余煌道:“朕想在北京城里开办一间学堂,征集良师,广纳学子,由朕担任校长和制定学科,你担任副校长替朕监管。”

    余煌不解:“陛下,这间学堂要有什么不同么?”

    “自然要有所不同,这间学堂分为5个年龄等级,但现在只要设置第一批一年级的学生就好了。

    不需要教他们什么程朱理学,只要教他们读书识字就好,让他们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等他们第二年他们到了二年级,教他们珠算。

    就是数字、心算那些,朕近些日子看了不少西方著作,里边用到的阿拉伯数字朕觉得不错,可以让孩子们都学一下。”

    “陛下,我泱泱大明…”

    他一开口朱由检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了,抬手打断他道:“不要一味的去否定,洋鬼子在一些方面确实有所成就。”

    朱由检尽量简单的把现代小学制度跟余煌交代清楚,学科上不用多,三年级之前只要接触语文、数学就好。

    三年级以后再增加历史、地理两项,让孩子们知道祖先的世纪和大明江山到底有多大,以及在大明之外的世界有多广阔。

    更重要的是从小培养他们对皇帝、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领土的意识,至于外语方面,朱由检也想过。

    但17世纪的语言太多,英语只是其中一种语种,只在英伦三岛上流行。学了也没什么用。

    余煌能从全国学子中脱颖而出,引领一时风i骚,头脑自然聪明,立刻明白朱由检的意思,但他不明白其中的一些点。

    “如陛下所说,广招学子,所招学子又不收学费,且由多位先生同时教育,将来可能还要在全国推广,如此一来投入未免太大了些。

    臣少时教臣的那位先生一年收入大概36两银子,如陛下所说,将来开设百千所这样的学堂,那光是供养先生们的开支就不少于千万两白银,如此投入未免太过巨大。”

    “你只要教好这一间学堂里的学生就好,其他的事朕来安排。”

    朱由检早就想过投入的问题,如果真的将义务教育制推广开,每年千万两白银的投入,看着像是打水漂了,但带来的隐性利益是非常长久的。

    并且,义务教育制是一步步推广开的,要用义务教育制取代现有的科举制度,得用几十年的时间。

    如果几十年后,大明还在为每年千万两白银的教育开支而头痛的话,就是自己这个皇帝的失败了。

    “臣明白了,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既然是差事,朕本想定个品级,但后来朕想教书育人的事还是不要跟政治利禄扯上关系了,你继续以翰林官的身份办事。”

    “臣遵旨。”

    “去吧,需要什么人从翰林院或国子监里挑,宣传的事让宣传司的人去做。”

    “臣告退。”

    ……

    送走余煌后,朱由检心情好一些了,把兵部送来的这道折子放在胸口前,头也不抬的道:“承恩,派人去御用监,让他们准备两个水壶。

    一个正常的,另一个把壶嘴熔封,保证不能从壶嘴露出一点气,不管他们用什么办法总之朕明天就要。

    再去通知钱元悫、吴淳夫,让他俩明天中午跟朕一起出趟宫。”

    “奴才这就安排。”

第51章 必杀此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