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初访隆中(下)[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刘勋则仔细看了看屋里的情况。只见后墙上贴了一副对联“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屋里陈设好生奇怪,总体给人的感觉像是暗含了阴阳八卦。
时间不断流逝着,黄月英的饭菜也做好了。大家围着饭桌,吃起饭来。只见饭桌上有两只鸡和两条鱼以及其他的一些素菜,还是非常丰盛的。
“夫君不在,就不给大家酒喝了,粗茶淡饭不成敬意”,黄月英边说着,便招呼着大家吃菜,又随口问道,“刘皇叔名满天下,为何亲自到我们这破草庐来找我夫君?”
黄月英看似是随口一问,实际是问到重点了。黄月英知道刘备是请诸葛亮出山的。这样问,刘备必然会说出自己前来的原因,也就可以知道刘备是什么样的志向了。
“汉室衰微,百姓临难,刘备想匡扶汉室,还大汉子民一个太平天下。无奈自己才浅德薄,久闻卧龙先生的大名,特来求取安邦定国之策。”刘备简单概括了自己的想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室衰微是长期积累的弊端激化的结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的”,黄月英说着,长叹了一口气。
“是啊,自桓帝以来,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很多忠心耿耿的士子不能受到重用,官吏腐败,人们食不果腹,导致了饥民的暴乱,奸臣董卓趁机夺权,最终导致了今天的这个局面。”刘勋分析的很透彻,一针见血。
黄月英早就听说过刘勋的才能,今天当面感受到了刘勋的睿智,连连赞赏。
刘备见刘勋说的很好,便不再说什么,把机会留给刘勋。
“然,子民终究是大汉的子民。天下士人大多依旧心向汉室。我们身为汉室后裔,不管多么困难,也要咬牙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成功”,刘勋坚定地说道。
听了刘勋的话,黄月英非常震惊,也非常感动。没想到,一个仅有十七岁的少年郎却胸怀天下百姓,知难而进,精神可贵。
黄月英连连点头,感慨道“如果天下多几个像刘皇叔和刘勋将军这样的人,汉室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是啊,如果我大哥早生几年,哪有今天这些事,天下早就太平了”关羽说道,关羽对别人很傲慢,却对刘备是彻底的心服口服,忠心耿耿。
“我夫君每每和我谈到桓帝和灵帝时,每次都感到遗憾和痛心。他经常自比姜太公、萧何,却一直不愿意出山。我舅舅蔡瑁,多次请他出山辅佐刘表,他就是不同意。他说,蔡瑁心胸狭窄不能容人,刘表目光短浅也不是成大事的人。也许他一直在等待明主的出现”,黄月英间接说出了诸葛亮胸怀天下,肯定不会长久隐居。
“我大哥就是明主,叫他来辅佐我大哥”,张飞迫不及待地说道。”翼德,不得无礼”,刘备向张飞说道,又转过头站起来拱手说道,“刘备虽不才,愿请卧龙先生一同匡扶汉室。”
天色已晚,刘备、刘勋等人没能见到诸葛亮,只好失望的离开了。
但是,刘勋认为这次去隆中还是有收获的。一方面,自己的父亲刘备知道了诸葛亮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坚定了父亲请诸葛亮出山的决心。另一方面,也让诸葛亮夫人黄月英知道了我们的诚意,这些内容黄月英肯定会告诉诸葛亮的。
到了襄阳,刘勋很疲惫。没有洗漱就直接上床睡觉了。可是刘勋在床上辗转反侧,就是睡不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可以见到孔明先生,想到这里刘勋深深地叹了口气。
第24章 初访隆中(下)[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