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238以史鉴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窹生真正生出了维护之心。
安姬长长叹了口气:“明日浴蚕,阿哥兄长都不在,我是去还是不去?”
祝聃说:“我闲来无事……”
姬足打断祝聃的话:“你一个大男人去做甚,都是妇人家的事,你也不怕被人笑话。”
“我不怕人笑,再说,我不去,谁保护公主?”
“君夫人当着众人的面,还能害了人不成?”
“那可说不准。”
祝聃想到上次安姬被责打关柴房的事,使劲摇头。但事实上,有那么多世妇在场,武姜为了显示出自己的大度,就算安姬有错,也不会过多责罚。
姬足发觉和祝聃根本说不通,只问:“那你就不怕有人害了我?开火烧陶还要危险一些呢,英勇神武的你不在,我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好生惶恐。”
祝聃看看安姬,又看看姬足,一本正经的考虑,很是为难。
窹生和风扬都忍不住咳了起来。
郑邴暗道:天呐,例无虚发的是谁?神机妙算的又是谁?祭足,你说这话不亏心么,君子六艺,你一样都不缺,也就力气没祝聃大而已,自保绰绰有余。对上个不按套路出牌,且深得郑武公信任的姬足,难怪那些朝臣输得那么惨。
第二日,养蚕浴种,府里只有安姬一人出席。
周代养蚕方法已较成熟,三月初一开始养蚕,对浴种、出蚁、蚕眠、化蛹、结茧、化蛾等蚕的生长形态,已有认识。对养蚕的工具,也十分齐全,曲(箔)、植(蚕架)、筐(蚕匾)、蓬(芦席)等都有使用。丝坊的瓦房里,维持着适当的衡温,以便蚕种发育。
天气渐暖,曲上芝麻大的蚕卵,已经开始浮现淡淡的灰色小点,是出蚕的征兆。因为今年的浴种迟了一些,那灰色小点已经开始发黑了。
武姜领着世妇们亲自煮篙,脸上难掩疲惫和落寞。白篙熬出的水都是滚烫的,需得降温冷却,才能开始浴种。
武姜一边试着水温,一边指导:“浴种,是为了清除蚕卵上杂菌。白篙煮汁,浸泡蚕种,不仅可以促其发蚁,还可除晦。这样发出来的种蚁,才不会生病。事后,要注意排水干燥及调节温度,浸泡了的,莫忘及时去水。”
“诺。”
“浴种的水温很重要,一旦出了色点,便代表蚕种始育,浴种更要小心。水温过高过低,都容易坏了里面还未成形的种蚁。与室温略高一些,白篙可起到效果。”武姜一一伸手,指点着各人手中水温高低,和善道,“这就和教养孩子一样,莫要心急。”
安姬眸光一闪,继续做着自己手中的活计。养蚕,是每一位君夫人都必须精通的,身为公族女子,必须学习,她自然不会错过。尽管这几年看过无数次,早已驾轻就熟了。
一切按部就班,浴种很快完成,本以为今天到此结束……
突然,
武姜道:“诸位,蚕神嫘祖的传说,众人已耳熟能详。今年,不得旧事重提。嫘祖谏诤黄帝,旨定农桑之法,以抽丝编绢之术法制衣裳。她提倡婚娶相媒,缔结婚姻,行人伦教化。联盟炎帝榆罔,东进中原,战败蚩尤,奠国基,统一万邦,有弼政举世之功。如今芸芸之众生,悉赖生存,数千万泱泱民众,咸归德化。”
“可不要忘了,嫘祖,为黄帝正妃,生有二子。但她却甘愿,把长子青阳降居江水(岷江),次子昌意降居若水(雅砻江),接受艰苦环境磨练,让能担当大任之‘颛顼继承黄帝位。可见,嫘祖识大体,义方教子,是大爱无私的贤妻圣母,以身垂范,为万世母师。”
武姜话锋一转,苦涩道:“同为人母者,小君,自愧弗如。”
不如,是指儿子不比青阳和昌意贤能,还是指自己教子无方,引人深思。
安姬听懂了言外之意,脸色骤变。
第237章 238以史鉴今[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