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144礼崩乐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侯,发扬光烈,不坠名声。
比起晋国做出的牺牲,秦国要老道许多。
因为没有抢下定鼎的功劳,便剑走偏锋,趁机兴兵,伐西戎。要知道,周平王和申侯当年引戎入侵,害周幽王被杀死,周平王也算弑了父的。秦国借王命伐戎,便掩饰了周平王杀死身生父亲的不义之举,算是给周平王脸上贴了金。
秦国伐戎大胜而归,因为周平王已定都在成周雒阳,便将原本宗周的土地,都交给了秦国做封地。
郑国作为最先辅佐周平王的诸侯之一,也得了好处。
周平王退让一步,归还虎牢。为平息郑武公的怒火,获得宗室支持,周平王特别赐之印绶,表彰东迁时郑武公立下的勋业。需知,不同位份的官爵,对应不同的印绶,周平王算是给郑武公的司徒之位,有了明确的交代。郑武公为了表示尊畏,在郐都西城墙筑台授印,“授印台”流传到三千年后,还有5米多高的夯土遗迹。
一时,皆大欢喜。
但周平王这个大周天子,弑父弑兄,出卖祖宗基业,身上的污点怎么也洗刷不掉。可想而知,天子的威严会崩坏到何种地步。对此,蠢蠢欲动的人乐见其成。
礼崩乐坏,
第二年,周平王吃顿饭的功夫,大师“挚”就逃往了齐国。第二顿饭,乐师“于”逃到楚国。三饭,乐师“缭”逃到蔡国,四饭,乐师“缺”逃到秦国,击鼓乐师“方叔”逃到黄河边,摇小鼓的乐师“武”逃到汉水边,少师“阳”和敲磬的乐师“襄”逃到海滨。
周朝以礼乐之邦自封,乐师,是下大夫职位。
以周朝的军队编制做对比。
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王有六军。大国三军,比如郑国。小国一军,比如祭国。
二千五百人为一师,五师为一军,五旅为一师。
所以,乐师的职位,相当于军司马,领五百人的旅帅。
就连磬师、钟师等,也是中土。
大官都往诸侯国跑了,
乱世将至……
姬足加紧布局,发展祭国的商业初见成效,有了商人带来的新技术,姬足开始着手改革农业。他频繁对各处边关出手,惩治细作,几乎招招中的。
姬足快速成长,光芒完全内敛。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强势的手腕,给了郐都一干贵族公子无穷的压力。一个八岁封人,闻所未闻。
为了能在未来的朝堂中占有一席之地,不被姬足压制,有上进心的自觉勤学苦练,没上进心的被家里逼着用功。
特别是子都,为了不被姬足比下去,更卯足了劲学习。尹铮被二百五十鞭打坏了腿,好了之后成了跛脚。为了重获子都主意,尹铮倾囊相授。于是,子都学识飞涨,朝中无人不夸。再加上他长相英俊,竟一跃成为全天下最有名的公子。
没子都捣乱,同辈中人,只有公子段还能找姬足的麻烦。
开始,姬足一个月要往宫中跑十几趟,看望安姬。每次窹生找上姬足,公子段都跟着黏着。为争夺哥哥的注意,公子段绞尽脑汁,撒泼打浑无所不用其极。姬足越发对公子段不耐,连带窹生也受了冷眼。后来,姬足干脆不进宫了,就同安姬一起入了国学。
这下子引起了连锁反应。
窹生跟进国学之后,公子段紧随其后。两位嫡公子都进了国学,郐都的“学习”氛围霎时浓烈起来。正合了郑武公拿姬足当磨刀石,磨砺下一代最初的打算。
日子,过得也算风平浪静。
第143章 144礼崩乐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