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春秋第一权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142相爱相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心,连他心中的想法也无所遁形。

    郑武公掩下心中异样,低声道:“你君父的死,和寡人无关,和郑国无关。”

    姬足垂下眼睑,默不作声。

    郑武公又道:“寡人知道你不甘,你这样的人,想傲视群雄,开疆扩土也属常事。可是你不能,所以你想挣脱束缚,想鱼跃成龙。所以你不屈,你百般谋算,越算越发现事不可为,障碍重重。你若觉得寡人说得对,便上来吃茶。”

    郑武公转身归座,亲自动起手来,和姬足针锋相对中,却显出闲情逸致,拿出了指点江山的气魄。

    这一点,姬足不得不服。

    自嘲道,他和郑武公相互欣赏,又因两国利益纷争,是相爱相杀啊!

    别无他法,郑武公掌握着父亲的死因,掌握着他的命运,这茶再苦,他也不得不喝。姬足有些羡慕起原繁来,他要有这么一个护犊子的强势老子,今日就不是这般模样了。

    姬足接过郑武公递来的茶水,却捧在手中,没有下咽。

    郑武公道:“天下英豪,莫不如是。但世事成就英雄,你单凭祭国那点斤两,难以成事。不是我看不起你,就你这点算计,要让祭国一跃成为公候,还是痴心妄想了。忍辱负重,你小看了这话的含义。”

    “郑公说得是。”

    在这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更像是中世纪的欧洲,几城之国比比皆是。不带系统空间的宝宝,来了当真一筹莫展。姬足知晓后世,并不反驳。

    郑武公也不觉得尴尬,自饮自酌,闲话道:“寡人与你推心置腹,除了局势所迫,也确有相邀之意。你这孩子,屈就不得,寡人便来与你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道理。”

    “郑公请讲。”

    “寡人也不和你扯远了,就说四十年前,宣王中兴,成昙花一现。你要知道,宣王是召穆公养大的。召穆公雄才伟略,教出的孩子,又怎么会差。说周宣王晚年独断专行、不进忠言,无非是指宣王频繁干涉鲁国内政。之后,三次伐戎都以失败告终,最终王权衰落。寡人问你,这到底为何?”

    姬足心肝儿一颤,已有觉悟,嘴上却道:“足不知。”

    “周公和召公固为三公,鲁国世袭周公爵位。而周公曾做《君奭》,以殷商为鉴,劝勉召公与自己同心协力。此公族隐秘,但寡人觉得,你若追究尊父死因,迟早会看到这层。”

    这已经提点得不能再明显了。

    周公和召公之间不和,长期在朝堂对峙,再加上新晋贵族争利,周朝不乱,也才怪了。特别是西周后期,九府空虚,原本属于集体所有的公田,被天子、诸侯以及贵族私有化。颇有点新晋贵族立下功劳,却封无可封的意思。

    到后来周幽王时期,这种情况日渐严重。

    说幽王好利,谁家没钱了,不努力挣点呢?柴米油盐,生存法宝呐。

    姬足恭维道:“郑桓公当年能挣下基业,是郑国的福祉。”

    “三千诸侯,说挣基业,不是嘴皮子的功夫。寡人若不与晋候相交,便没郑国一朋毫的事。先君乃厉王少子,宣王亲兄,尚且如此艰难。”

    剩下的话,郑武公不说,已经很明白。

    合纵联横,这是后世才归纳出的理论,郑武公却已使得纯熟。和晋国上下夹击,制衡北面的卫宋两国;又和西南面的申国,结了姻亲;再凭着天王叔父的身份,安稳住西面。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郑国在春秋初期,能强势崛起,指哪打哪,战战告捷。

    想必,十八年前,郑武公占领东虢和郐两国时,就因为晋国在一旁蹲守,卫宋才忍着没对突然崛起的郑国出手。

    明了不行,就来暗的。姬足几乎从郑武公的话里,推测出父亲死亡的又一层真相。

    今日戳破脸皮倒是其次,这真相,才是姬足迫切想要知晓的。郑武公想用这秘密拿捏他,自然不会告诉他真相。他要趁此机会难得,多挖些出来,才不枉费折了尊贵的膝盖。

    姬足暗自揣测,恐怕除了余臣,卫宋两国私下里,也没少动手脚。

第141章 142相爱相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