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我是军师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房中朗朗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相信每一个成功考上大学的人都心里清楚,曾经他们也经历过一场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参与者成千上万,最恐怖的时候甚至有千百万人争夺那么一点儿的席位。那时候的他们是认真学习的,简直到了废枕忘餐的地步,那个时候,应该说是一个人最认真学习的时候。

    千军万马或许会有点儿的震撼,而一条独木桥却是不罕见,随随便便都能够找根木头代替,或许,这两种东西独自存在的话,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它们,然而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场面,已经不能够用震撼来形容了。

    当然了,这一切是不得已的。要知道桥就只有那么一丁点大而已,怎能够千军万马过而不倒,因此要通过这独木桥,最终到达独木桥对岸的那一座象牙塔,没有一点儿的残忍怎能磨练彼此的心性。至于过了独木桥以后,是上这座象牙塔还是被象牙塔上,这一点就另当别论了。如果要说杜思郎,那当然就是被人上了。

    杜思郎所在的大学,虽然不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但也是广东省知名的重点大学之一,在省内也是千军万马过桥儿才能够到达的象牙塔,因此杜思郎也曾经有过一段勤奋的日子。如今,杜思郎再次发奋学习,多少不过是从操老本行而已,但是没有什么难度。

    当然,如今需要从操旧业,以杜思郎那颗已经在大学里头玩散的心,需要从操旧业的话多少需要一点儿时间的沉积,也正是这个原因,杜思郎在阅览《春秋》的时候,足足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此才把这本只有洋洋洒洒数万字的经典著作精读了一次。

    时间已经来到了建安二十年的八月,邺城当中已经隐隐感觉到秋天的气息缓缓靠近,城主府里头那一间不显眼的房间窗前,杜思郎站在那里不时能够感觉到那一阵阵凉风灌窗而进,凉风萧瑟,吹得杜思郎那朴素的粗布麻衣猎猎作响,甚至杜思郎那精明的双眼也微微眯起。

    此刻杜思郎身穿粗布麻衣,双手附在身后,手中握着一本刚刚接回来的《谋略》,目光却是望着窗外已经渐渐泛黄的花草树木,不晓得为什么心头竟然涌起了一阵伤感,嘴里头轻吟道:“邺城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南蛮,良人罢远征。”

    杜思郎所吟的这首诗,难事杜思郎前一辈子大诗人诗仙李白所作的《子夜秋歌》,如今被杜思郎略作改动,竟然应时应景,表现出无限秋意浓浓。

    “公子,你是在掂挂岳峰大将军了么?”小丽站在杜思郎身后,正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在一张白纸上书写着,听到了杜思郎所吟之诗,不晓得为什么想起了公子常常打探的大将军岳峰。

    杜思郎不可置否地点了点头,目光有点儿的飘渺,望向远方那朵正渐渐凋零的花朵,在秋风当中摇曳着过得颤颤巍巍,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被秋风吹残一般,缓缓道:“如今全国上下,何人不念将军?”

    八月,秋风起,其实跟杜思郎重生乞丐不过是过了一个月而已,一个月的时间能够改变很多事情,杜思郎便是在这一个月当中蜕变了很多很多。

    或许,一个月以前杜思郎只不过是一个稍微有点儿头脑,脑海中装了点现代知识的楞头青年而已,可在这一个月中,每时每刻都沉浸在古籍当中的他,仿佛褪去了身上的浮华,如今在见杜思郎,似乎觉得杜思郎这个才十六岁将要十七岁的蜀国少年像是一座高山,深邃,沉稳。

    小丽微微抬头,目光惊讶地望着杜思郎的背景,或许只有她才知道杜思郎的蜕变有多大,而如今小丽望着杜思郎的目光,竟然从最开始的花痴眼神里多了一丝的爱慕,这一丝爱慕不是因为杜思郎多么的英俊,只是因为被他的知识所吸引。

    “公子,你所作的诗,名字叫做什么?”小丽已经把杜思郎刚才所吟之诗抄录下来,唯独缺少那一个题目。这一个月里头,小丽已经抄录了不少杜思郎随口所出的诗词,这些诗词不过是杜思郎在房间空闲所出,一些杜思郎赏花所出也没有记录。在小丽的眼里头,对于杜思郎的崇拜已经到达了极点,谁会相信杜思郎一个月前不过是一个乞丐,可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一位诗人。

    所有人都觉得奇怪,只有杜思郎不以为然,因为他知道自己不属于这个世界,他拥有着五千年文化积累的底蕴,拥有着九年义务教育再加三年“过桥”教育的熏陶,要在这里成为一个诗人不过是意见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已。

    杜思郎眉头轻皱,抬头望了望天空中那轮挂在半空中的太阳,点了点头道:“就叫做《响午秋歌》吧。”

    “好。”小丽点头,低下头书写。

    短短一瞬,《响午秋歌》一诗已经被小丽记录在纸,小丽用审视的目光望了一下这极具秋天韵味的诗,看到了诗中提及的玉关南蛮,知道杜思郎是想念岳峰大将军了,望了一眼跟许多人一样认为总有一天会飞黄腾

第16章 房中朗朗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