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为夫分忧[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鼠姑没把蓝嬷嬷说的恶毒话放在心上,因为朱二给了她足够的安全感,她自身也不是靠男人生活的人,但这次中了融雪之毒,她最为担心的就是对身体有没有影响,尤其在生育方面。
既然嫁给朱二,她又怎么可能不想和朱二有好几个出自两人骨血的孩子,孩子将会是他们两人的延续,也将让这个家更完整,她并不想失去这个功能。
如果真的不孕,她也好……早做准备。
公孙见她担心自己的生育问题,就给她重新仔细诊脉,半晌后说道:“你痊愈时间太短,身体还在恢复中,暂时还无法看出有无影响,不过也不需太过担心,身体准备好了,心情放松,有时自然而然就有了。”
公孙又问了鼠姑的月事时间,给她说了些平时保养和房事上的要点,同时给她开了两个促孕的药膳方子,让她一个月后换着吃,月事期间不要吃。
石榴在旁边很认真地记下来。
鼠姑真心实意地感谢公孙,当初她还是奴婢时,公孙为了帮她抬身份,想要认她做妹妹,再把她赎买出来,她不想让少爷欠他太多人情、也不想影响到公孙的声誉,就婉拒了。后来她身份改变,公孙没再提这事,但她心里一直对公孙充满感激。
这次听说她生病,公孙能这么快到达,可见他很可能接到信当天就出发,且路上肯定也是紧赶慢赶。
她不知道该怎么感激公孙,只能把这些恩情一一记下,等着以后报答。
公孙很厚脸皮地说:“你想感谢我,就多给我诊金,我就喜欢金子和银子,大量的铜钱也行,能堆成山最好!”
鼠姑笑,“好。”
公孙没把这个“好”字放心上,他也知道这对夫妻现在要养活整个大石县还有就快要突破两万大关的流民,很是不容易,没见他们自己家里都没什么装饰,吃的饭菜也是简简单单。而鼠姑作为县令夫人,头上除了一根皇后赐给她的凤钗,竟再无其他饰物,脖子和手腕间也都干干净净,连副镯子都没有。
其实公孙有点误会了,鼠姑还是有不少首饰的,有些是皇后赐下,有些是朱二给她在京城置办,只是她日常习武,戴那些不方便,就经常忘了佩戴。
鼠姑让石榴把公孙送出门,移坐到窗口边,再次打开账册。
家里有个心怀万民且花钱大手大脚的男人,作为他的妻子就只能精打细算。必要时,她也不介意做个坏人。
朱二需要名声,他对百姓决不可苛刻。但不苛刻、大方的背后得有大量银钱米粮支撑。
大石县百废待兴,处处都要钱,可钱从哪里来?
作为地方政府,县衙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也就是田赋和丁徭,还有部分商税。
田赋很好理解,就是你家里有多少田地就交多少税,田地分九等,家中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可以免交一定税银,残疾户、孤老户、无男丁户可全免或部分免除。
而丁徭,相当于人头税,按照十五岁以上男丁来交纳。这个可以用徭役抵,如果你不想服役,就付银粮抵。这些徭役给县衙干活、做工事,绝大多数都没有工钱拿,连饭食都得自备。
如今大夏税收粮钱共同进行,你有粮食就交粮食,有银钱就交银钱。
县衙收到田赋和丁徭役,会根据历来的规矩,截留一部分作为县衙财政,像大石县截留比例笼统计算的话,一般在百分之八左右。
这百分之八用在哪些方面呢?一般是:非朝廷委派小官小吏的俸禄、衙役的工食银、县衙粮仓存粮、灾年救灾、奖励优秀学子、缉拿悬赏、修桥铺路、水利路政、公共施舍建设等等。
按照大石县往年还算正常的财政收入,平均约为四百六十两银,其中还包含了商税。这么点银子,如果不是不用给徭役役民一个铜子,那真正是什么都做不成。
而从七年前开始,大石县能收上来的税银就越来越少,去年全部截留税银只有一百三十多两。
当然,县衙实际收的税银肯定不止这些,至少也会在这个基础上翻三倍。他们为什么敢报这么少,不过是皇帝免了当地田赋和部分徭役,但前县丞却没有把这事告诉地方百姓,甚至大石县历来成年女子和残疾户一样要交丁徭,田赋上也没有减免。
如此一来,一个减、一个照以前的数额交,前县丞等人就可以把中间差额全部隐瞒下来并贪污掉。
话说回来,一百三十多两银子能干什么?没听那些衙役刚见到朱县令时就问什么时候能发工食银?
朱二他们接手县衙的时候,县衙财政收入一片赤字,据说县衙还跟几个大户借贷度日,都欠了不少款没还。
朱二根本不认这个帐,让王家等人只管跟前县丞和前主簿要钱,要不到就告他们,总之想要让他认下这笔钱款,没门!
县衙的粮仓更是干净得连耗子都不肯待,如果不是如此,他们也不会一来就大刀阔斧地对付当地地头蛇,实在是为没有办法逼的。
如今,大石县的百姓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人都死了一批又一批,今年肯定是没银钱或米粮交税,明年后年恐怕也不能收,至少得让百姓们有缓口气、慢慢恢复的时间。
&nbs
第152章 为夫分忧[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