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种树和审问[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跟他唠叨家长里短,那对他来说不是烦心,而是放松。
铃兰哭哭啼啼,她就是对服侍的男主人起了心思的女奴之一。
不像石榴比较憨,虚岁十四的铃兰已经开始想自己的未来,她虽然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但心里难免会忍不住幻想。
夫人脸上有疤,年龄还比少爷大,少爷都愿意要她。那她年轻貌美,又会服侍人,少爷会不会也看中她?
既然夫人都能从大丫鬟变成正室,我、我也不图正室之位,只做一个妾,是不是并不是梦想?
她承认夫人对她和石榴是很好,可就因为夫人对她们好,她做妾不是对夫人更好?比起其他将来必定会进府的女人,她肯定会更向着夫人。
铃兰越想越觉得自己并没有对不起夫人,她甚至打算再过一阵子就隐约跟夫人提一提帮她开脸的事,可没想到今天少爷会为了夫人的病发作她。
铃兰觉得很委屈,她服侍夫人尽心尽力,而且她也没说错,别家夫人生病了,那都是立刻和夫君分居,避免过了病气,可她家夫人却仍旧和夫君同床共枕,病重了也没分房,这不是妒忌心重又霸道是什么?
铃兰不但替自己委屈,她还替少爷委屈。
铃兰抬头含着眼泪,眼神充满幽怨同情和爱怜。可惜如此饱含情绪的目光完全没有传入朱二眼中。
朱二皱眉:“你最好祈祷夫人病重一事和你无关,否则……还不滚出去反思!”
铃兰吓得心胆俱寒,眼泪唰唰流,连忙爬起,跌跌撞撞地跑出前厅跑到外面院子里跪下。
呜呜!少爷太可怕了,她再也不要喜欢他了,呜呜!
虚岁十四的小女孩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主子的态度让她明确知道有些事做做梦也就罢了,千万别往真实向发展。
铃兰哭泣的同时也在心中庆幸,幸亏她还什么都没跟夫人说。
朱二又让人叫来庆嫂。
庆嫂看到跪在院子中哭泣的铃兰,吓得一哆嗦。她可是很清楚,夫人对身边两个小丫鬟十分疼爱,做错事也顶多说两句话,从不见打骂。
也不知铃兰犯了什么事,竟被罚跪。
庆嫂想到叫她来的人不是夫人而是县令大人,心里就越发不安。
进入前厅,庆嫂看到坐在上首的年轻俊美的县令,膝盖莫名一软,就跪在了厅前。
朱二也不说话,他正在翻阅账册,后院的账目向来是由鼠姑管理,就算她病倒的前几日也没有丢下,直到这几日她病得实在起不了身,朱二不愿她多操心,就把她手头上的事接了一部分过来。
庆嫂战战兢兢,见朱二不开口,她也不敢自己爬起来,直跪得膝盖和小腿骨生疼。
待计算告一段落,朱二放下朱笔,这才看向跪在下首的庆嫂。
“你为什么跟铃兰说夫人的坏话?夫人可有对不起你的地方?”
庆嫂吓得脱口就喊:“我没有!大人,奴婢没有说夫人坏话!”
朱二不慌不忙地道:“没有?那本官就叫铃兰进来跟你对质。让本官想想,这侮辱朝廷命官家室的罪行要如何判决?前面晋州有一覆舟县,也是有仆人在背后传主家坏话,后来那仆人……我记得是被拔了舌头,又送去煤矿挖矿,至今还没回家。你是女人,挖矿不会,但拔舌头,罚你戴枷游街再坐牢三五年总有。”
庆嫂吓尿。
朱二猛地一拍桌面,语气突然转厉:“但如果你从实招来,罪行可减。”
庆嫂嚎哭:“大人!饶命啊!奴婢……民妇……冤枉啊!”
朱二:“冤枉?小宝,传铃兰进来。”
庆嫂害怕至极,又哭喊道:“大人,奴婢错了,奴婢不冤枉,奴婢不是有意的,奴婢也是听别人嚼舌头,就随口跟铃兰姑娘说了一句,奴婢、奴婢没有坏心啊!”
“你不是本官家奴,无需自称奴婢。你说你也是听别人说,这个别人是谁?她跟你说了什么?”
庆嫂边哭边招,又扯出一个浆洗娘子。
朱二同样让庆嫂跪到院中,再次把那浆洗娘子给叫来。
庆嫂跪到院中,见周围无人,忍不住就埋怨起铃兰。
铃兰心里有愧又害怕,就埋怨回去。
后有新的仆人加入,彼此就暗吵得更厉害。
高猴趴在院中假石山上掏了掏耳朵,如果他不动,整个人看起来竟和石山浑然一体。
这一日,朱二在后院连审十三人,审出什么结果除了县令大人自己,没人知道。
而几个乱嚼舌根还添油加醋的仆人当天就被赶出县令后宅,县令大人还命人对外特特说明朱府不需要嚼舌根传谣言的下人。
这些人的家人亲朋问起缘由,这些人又是害怕又是想不明白,委委屈屈地说他们不过随便说了县令夫人几句闲话,就让县令大人不高兴了。
之后大石县的人都知道了,县令特别尊重和宝贝他的夫人,连仆人说句闲话都能让他怒发冲冠。
再加上县令为夫人祈福种树一事,两件事一起传出去后,倒是让不少仍旧想要靠送女儿送美婢来讨好县令的人家安生了一段时间。
县令后院更是所有流言全部消失,如今傻子都知道县令有多重视他那位丑妻。
朱二借口丫鬟侍候得不好,把鼠姑身边丫鬟铃兰罚去厨房做事,只留石榴在鼠姑身边,后又从流民中买了四个小丫头跟着石榴学习做事。
蓝嬷嬷见有新丫鬟进府,就要接手过来调教。这本来也是鼠姑交给她的职责之一。
但朱二以大石县百废待兴,流民中许多女子无事可做为名义,将蓝嬷嬷调到县中刚刚弄出的针织房,让她教导流民和本县女子学习纺织和刺绣。
蓝嬷嬷想要拒绝。
朱二只道:如果嬷嬷不愿意听本官吩咐做事,那就哪里来回哪里去吧。
蓝嬷嬷不管心中如何想,也只能接下这个新活计。
八月底,天气彻底转凉,公孙终于带着他儿子风尘仆仆地赶到大石县,而原本应该在同期到达的皇帝圣旨却暂时没了影子。
公孙除了来为鼠姑看病,同时还带来了一个重要消息,而这个消息也是朝廷没有对朱二下旨的最大原因。
第143章 种树和审问[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