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疯狂县令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盛世之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皇宫,上书房的地上出现了一个木盒。

    打扫的小宦官不敢怠慢,立刻把这件事报到上面。

    很快就有人来取走木盒。

    待郑亨打开木盒取出里面的信件,检查一番确定没有任何问题后,这才呈给泰平帝。

    信很厚,泰平帝接过信件慢慢翻看,期间没说一语。

    宫殿里一片安静,郑亨低着头,半天才听到泰平帝发出一声轻哼。

    郑亨心想,陛下的心情应该很好吧。

    泰平帝的心情确实不坏,大石县的消息每个月都有专人给他送达,而朱二也没有浪费他在这方面花费的人力和财力,大石县的变化几乎一天一个样。

    别的县城老百姓都已经过不下去,可大石县不但安顿了自己境内的百姓,连逃难来的百姓都能进行安置。只是闻风前往的流民太多,泰平帝还想着朱二要如何应对,没想到他这就给自己来信了。

    当然,泰平帝最高兴的不止是朱二想出办法,他最满意的是朱二对他没有丝毫隐瞒这一点。

    他的人上次传来消息并没有提到朱二离开县城的事,大概是时间差的原因,上一封信出发时,朱二应该还在县城。但朱二的这封信中主动交代了他离开县城去中州买粮一事。

    一县之首竟然冒着丢官的危险,自己跑到别的地方买粮食来养活辖地百姓,这在大夏几乎是从没有过的事情。

    朱二在信中用十分诙谐的语气提到他已经用光夫人的嫁妆银子,如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泰平帝看到这里时发出了一声轻哼,他很明白朱二这是在跟他讨赈灾银呢。

    不过比起发下去大笔赈灾银,用在百姓身上的可能还无十之一二,真还不如直接交给朱二。

    但赈灾银的发放和下达都有一套程序,他哪怕下旨说要把多少赈灾银必须交到大石县县令手上,恐怕最后也只能换来纸上的完美交付。

    如果能不经过那么多道手续,直接把银粮发到受灾地点该有多好。

    泰平帝正这么想,就看到朱二在后面写到的内容。他提到了修建河道一事。

    朱二言,修建一条贯通整个大夏南北的河道不但可以防洪抗旱,并且可以大大减少运输时间,而且河道可以与大海相连,形成贯穿的水域,可以练水兵,更可以提高水兵出军速度。水军还可以做沿途护航,既可以练兵也可以减少水匪祸患。

    朱二洋洋洒洒写了许多修建河道的好处。

    泰平帝看得心动,但修建河道的人早就有人提及,只是耗费过大,容易劳民伤财,每次提出都会不了了之。

    泰平帝心想,你光是提议有什么用,朕难道不知道修建河道的好处吗?

    泰平帝发出冷哼,把手中刚开完的一张信纸重重拍到案上。

    郑亨眉头一跳。但没一会儿,他就听到陛下发出了惊疑声,随后他竟然听到了陛下的笑声。

    “好个朱二!”泰平帝看信至此终于开了金口。

    朱二不止提议,他还在信件中提到了如何修建河道并减少劳民伤财的具体方法。

    “去传诸相和六部尚书前来。等等,先传诸相。”

    “喏。”郑亨出殿传旨,自有小宦官去跑腿。

    小半个时辰后,养心殿。

    泰平帝把朱二信件中的几页传给中书舍人,令他把信件内容概括念出。

    “诸相以为如何?”

    诸相沉默片刻,和朱二有罅隙的刘相第一个开口:“臣觉得不妥,如今天下旱灾遍地,民心已经不稳,如果在此时发劳役让天下百姓修建水利,只怕历史之鉴再现。”

    丘相也道:“修建水道虽是利国利民之大事,但如今国库空虚,天下百姓嗷嗷待哺,

第141章 盛世之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