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殿试三日后,三月二十五日,大吉。
当圣于太和殿举行传胪大典,宣布殿试结果。
朱二抬头,从下往上,只见:
三百贡士穿公服,戴三枝九叶顶冠,站在太和殿前的广场上,按会试名次排立在文武各官东西班次之后。
文武各官则都身穿朝服,与三百贡士稍稍分开,按品级、分文武,左右立在广场两侧。这个广场有个说法叫“丹墀内”。
所谓丹墀,指的是太和殿前的阶梯。
阶梯中央有龙形雕刻石板,称丹陛石。
王公贵族,皇室成员,超品以上,就不是站在广场上了,而是按照彼此的身份地位,站在太和殿前的阶梯上。
再往上,銮仪卫已设法驾于太和殿前,而乐部和声署则设中和韶乐于太和殿檐下两旁,丹陛大乐设在太和门内两旁。
太和殿内什么样,朱二虽然看不见,但他知道此时礼部鸿胪寺官按照规矩,应在太和殿内东旁设置一张黄案,由内阁大学士也就是主考官张永俞张相捧黄榜置于黄案之上。
远远传来宦官的唱礼声。
这是皇帝已经到达太和殿,并已经升座。
众臣跪拜,三百贡士早就学过叩拜礼仪,此时随着由远及近的唱礼声,跟着前方众臣三跪九叩。
礼之后,鸿胪寺官开始宣制:“夏始,策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朱二听到了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贡士都知道,在宣制过后,就是最为重要、也最为激动人心的传胪。
而传胪并不是从后往前唱名次,而是从前往后,第一个报出的就是这届状元郎。
是不是我?我会不是那个幸运儿?也许、说不定……
许多贡士忍不住闭住眼睛,还有人心脏跳得都要跳出胸腔。
就是朱二,在此时也忍不住深呼吸了一两次,才能保持心境平缓。
鸿胪寺官停顿片刻,就开始根据黄榜开始传唱:
“第一甲第一名,朱致远。”
连续三遍,鸿胪寺官报唱后,专门负责传声的宦官也开始此起彼伏的传唱,直到声音传至太和殿广场上。
所有贡士都抬头看向了位于最前列的会元,这时还有哪个贡士会不知道朱致远就是这届的会元?
会元,状元,可惜还差个解元。
众贡士们莫名地在心中生出一股庆幸,不是三元及第,可惜啊可惜!
似乎只有如此才能宣泄他们心中无法对外人言的强烈酸涩感。十七岁的状元郎,真正是气死人也!
鸿胪寺官过来,引朱二出班,站到御道左侧跪下,等候等会儿的张榜仪式。
以前的张榜仪式,众进士不用先拜见皇帝,而是要跟随文武百官一起到京城东门外张贴黄榜,同时让百姓看看这一届的进士们都是什么样。
但大夏建朝后,张榜仪式虽然保留了,但稍微做了点修改。张榜时,文武百官不再同行,只三百进士去游街,前方敲锣打鼓,有大块头仪卫扛着黄榜……
一甲前三名就跟在仪卫后方,但他们能有高头大马骑乘,状元还会换上状元袍,头戴状元帽,要有多显眼就有多显眼。
其他进士就只能步行。
“第一甲第二名,葛立群。”
“第一甲第三名,杨成。”
唱完一甲三人,后面的名次,鸿胪寺官只报了第二甲前十人的名字,且只报一遍。
而二甲和三甲进士们也不用出班让众人“瞻拜”。
之后,丹陛大乐奏曲,诸进士再行三跪九叩礼。
下面就是众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张榜仪式……状元郎的跨马游街。
除了状元郎,大多数百姓都不会留意其他进士长什么样,除非你长得特别好看或者特别丑陋。
举行张榜仪式,尚需要一点时间。
等皇帝离开太和殿后,广场上的众大臣们就欢腾开了。
不过这时三百进士已经被引到其他地方,众大臣们逮不着人,但听到名字,也差不多知道哪个是哪家儿郎,顿时太和殿广场就成了菜市场。
别看这些大臣们平日都有多严肃,闹腾起来时,也和市井平民差不多。
朱老尚书和朱御史都被人包围了起来。
朱老尚书人老经验多,还能做出个淡定样儿,但朱御史何曾见过同僚们,尤其是上司们对他如此热情?
“翰文啊,我听说你家二郎至今还未婚配,正好我家小女儿也到了待嫁的年龄,不是我自夸,我那个小女儿真正是人比花娇,关键是人品端方,温柔娴熟,又才只有十三岁,配你家二郎再合适不过。你看,要么我们今天就把这状好事定下?”
说话的人是他的同僚,和他关系一向平淡,但今天对方看他的目光就像老贪看见了无主的宝藏
第90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