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无论进出都得出示身份文牒。
除去皇族和王族的身份玉佩,大夏的身份文牒大致分为六种。
一种是官员佩戴在身上的牙牌,正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以及所在的衙门,背面为履历和出生年。
第二种是学子佩戴在身上的学牌,牌上刻有姓名、科举身份、籍贯等。
如果是进京赶考的举子出入城门时只需出示学牌,只有考试进场时才需要出示当地州府学政给出的全套身份证明和科举资格。
第三种则是军人持有的军牌,一般也挂在腰间。比如传信兵,如遇急事,可以高举传信兵特有的军牌一路高喊冲进城门。
第四种也是最常见的就是纸质路引,由持路引者在户籍所在县城开具。一般是普通老百姓持有。
乡下人进城,如果只是小县城,一般都不需要特意开路引,守门的官兵听你口音和看你穿着打扮就知道你是不是当地人。
京城近郊的百姓入城也是如此,但他们只能进入外城,还得交城门税。
为此很多想进城卖东西的小摊贩为了节省那点进城税,就在城门口附近的空地做起生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野市场。外城的京城百姓如果不在意每天进出的那点城门税,也会光顾这里。
但一旦人离开籍贯所在地,到了州府和外乡,就需要路引了,这些人大多都是行走在外的商人、戏班和镖局等。
第五种是出家人持有的度牒。
最后一种被称为通关文牒,是外邦人士进入大夏时,先由边防军传消息给京城,再由专门负责接待外邦者的鸿胪寺开具证明,再发至边关。外邦人有了这个,才能进出大夏。
另,这种外邦人专用的通关文牒一般都有年数限制,边防将领有随时取缔的权力。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比如外邦来朝或者有高身份者急事入京,那么这些外邦者必须持有他们那里的身份证明,再由大夏边防军派出一支军队名为护送实为监视押送才能踏入大夏国土。
出城时,朱二亮了亮挂在腰间的学牌。
城门守兵没怎么看就放朱二出去了。别看这些城门兵好像漫不经心的样子,但他们见过的人太多,眼力早就练出来,谁有问题、谁没有问题基本都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出外城,有大车停在路边。
这些大车远的去往京城附近县城,近的去往近郊乡下。
朱二问了哪辆车去往平谷县。
车夫随手指了一辆。
朱二谢过,过去确认,又问车资,就如一个普通的家境一般的书生。
“这位公子,请您稍等片刻,再来两三个人,咱就出发。”车夫陪着笑脸道。
朱二故作犹豫,问:“有没有其他车去平谷,最好马上就能走的?”
车夫笑:“好叫公子得知,平时跑平谷县的大车就几辆,但每天只有一辆守在京城门口,且只有早上出发,在小的回去的路上,会有另外一家往京城赶。”
“轮换?每天只一辆去平谷?”
“对。”
那么目标上这辆车的可能性就很大了。朱二数出二十个铜板递给车夫,弯腰钻进车厢。
第43章[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