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阳光下的平阳府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邓知府决计擒顽凶 众高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邓兆恒接恩师姚忠书和岳丈密信。

    兵部极力举荐,圣上亲命内阁议定,欲提邓兆恒任正三品兵部侍郎。

    又难舍他管理地方事务的能为,故兼任督察院粮草都御使,近期朝廷便下诏书。

    邓兆恒抚案而叹,该来的还是来了。

    想当初,他意气风发来到平阳府,为的就是早日有这个结局,谁知一拖再拖走不得。

    邓夫人想爹娘不知哭了多少回。好在每次传信都有夫人与爹娘互传的亲笔信,并随带着互捎一点儿特产以慰思念。

    邓知府心里,此时千头万绪。平阳府看起来一片祥和,百姓安居乐业,诸业红红火火,内里却是暗流涌动。

    离开之前,他要为平阳清理下祸患。

    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而让他彻夜难眠的是,谋害钟鸣岐的凶手还在河东盐池。

    他有个不能示人的想法,有朝一日搬倒刘氏家族,平阳府乃至朝廷的风气都会为之一变。为天下清平,哪怕只有几年,他要拼一回。

    然而,他太孤单了。

    送往京城的密信里,他向恩师和岳丈禀报,刘氏家族在此的所作所为,及谋害钟鸣岐、劫盐引的事,却不敢讲自己派人跟踪宫善业的事。

    他内心如两军对垒般地权衡着。

    与河东盐池和解,自己一走了之,去京城做官,若无大的变故,将来任尚书、进内阁也说不定。

    但放任刘氏家族这么横征暴敛下去,朝廷的将来会是何样?

    若自己视若无睹,以后的继任者对河东盐池更是无可奈何。

    可自己一出手,便无回头的机会,或许会前程尽毁,恩师、岳丈的门庭一落千丈,甚至降临灾祸。

    他又想到钟鸣岐,与其说他对自己忠心耿耿,不如说是对朝廷、对天下的赤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必须将宫善业拿下,哪怕搬不倒刘氏家族,也要将宫善业的人头落地,以慰忠魂。

    又思虑了两日,邓兆恒让老何将赵俭、王正阳唤来。

    时至初春,知府衙门后花园里梅花绽放,地皮上冒出了片片新绿。

    雪儿在内院带孩子们,小兰在亭下煮茶。

    料峭春寒,亭子里的石凳上垫了锦团,邓知府与三人坐着喝茶。

    老何边上陪着斟茶,赵俭、王正阳拘谨地坐着,这种待遇他俩从未遇过。

    邓知府举着茶盅慢慢转着,闻着茶香,边问些赵俭的家世和王进福的过往。

    “赵捕头原本是个美满之家,毁于一场大疫,拿捕大盗时又留下残疾,可谓命运坎坷。天下哪有什么顺境,平阳府自开朝以来,可谓太平安宁。而对我们来讲却是逆水行舟,常常想睡个懒觉都不能,更不用讲散马休牛地懈怠了。”

    邓知府闲话了一会儿,见赵俭、王正阳听得似懂非懂。

    一摆手让小兰退下。一口热茶下去,嘴里喷着热气道:“宫善业谋害钟鸣岐一案,当下就我的护卫与你两位参与,我要尽快拿捕宫善业。已派出赵宏、王德再赴解州监视宫善业行踪,你们拿出个谋划来。”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王正阳、赵俭先行,脱了?帽公服,换上便服,刀藏在草料袋里。

    邓知府让赵俭参与,是因为从始至终,赵俭对宫善业查得最多最细,直接向自己禀报、商议,又到茅津渡专门跟踪过。

    赵俭是老捕头,有拿捕经验,对局势看得准,知进退。

    让赵俭跟着,遇到意外不至于慌乱。

    五日后,赵俭、王正阳骑着马,不紧不慢上了中条山。

    路上,有那脚夫就一辆独轮车驮两包盐。上坡一个前面拉,一个后面推;下坡后面拽着,吱吱呀呀,却也能顶个牲口。

    峰回路转,转过一个叫牙茬骨的山嘴儿。

    路面崎岖狭窄,仅容一马。下面几丈石壁直立,再往下是陡峭的山坡,一块石头丢下去,便直直地滚下,没有尽头。

    赵俭有些头晕,对走在前面的王正阳说,“正阳,你的腾跃功夫那么好,走这种路应不会怕。”

    王正阳笑道:“怕是不怕,但掉下去还得上来,总归是麻烦。”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赵俭:“高墙深谷不怕,强人不怕,这倒是难得的本事。我当初入了这行,这个比划两下,那个讨教一招半式,学了点儿三脚猫手段。仗着年轻气盛往前冲,差点儿把命弄丢。要不是你爹拼力一刀……”,赵俭摇了摇头,“若有你这般身手,或许境遇会大不同。”

    过了锁阳关便是一路下坡。

    下到山脚卸牛坪,赵俭道:“平路骑惯了,下山骑得腰酸屁股疼,咱俩歇歇。”

    卸牛坪是中条山南麓的一片塬,往南便是平缓向下、直到黄河边的一条条沟。

    有大商户在此将盐、棉等货卸下,改为车拉。

    马车从此接货,一趟能拉三、四头牲口的货到河边。

    那些翻越中条山直接往渡口去的牲口,到此也歇歇脚、饮一饮,吃些草料。

    再往前走,路从茅津渡村中间穿过,两旁有几家客店、饭馆。

    更多的客店则是尽量往河边靠,在村南的一片开阔地,紧临大路设有巡检所,门前车来车往。

    邓兆恒到任平阳府后,把税免了,税吏撤了,只有维持安定的几个差役。白日下到河边的渡口转转,有时查查路引,有时则不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

第二百一十六章 邓知府决计擒顽凶 众高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