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衙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再写中秋词[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透出口风,让他填词呢。

    若论起中秋词,又有哪一首能超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莫说是超过了,就是比肩,纵观前一世的几个朝代,都没有一首可以与之并列的。

    皇帝请客,这场面之大、规矩之多,也不需要再提了。只说到了这献诗献词的时刻。

    皇后见得这中秋热闹,也是高兴,吩咐人传下话来,要在座各位写一写这中秋节的热闹场景,诗词皆可,韵律不限。意思就是大家想怎么写怎么写,不指定韵律,但要合乎韵律。

    前文说过,皇上皇后请客,图的就是个热闹,显示亲臣爱民的气度,所以是允许带家属的,在座一众官员,大都带了家中争气的少年前来,想着万一能遇上个什么机缘。

    所以,皇后即便不吩咐,这些人也是要献诗的,甚至往往都提前准备好,就等着这一刻一鸣惊人。

    可是这个中秋,因为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令多少人望而生叹?

    于是大家纷纷看向辛清纯,这怎么写?你都把中秋词的水准拔到这种高度了,还让我们怎么写?

    辛清纯受到众人眼神暴击,一时间哭笑不得。

    只是,一时间他也拿不出哪首词来能与‘明月几时有媲美啊。

    另一个平行世界里,苏东坡其实是作过三首中秋词的。

    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第一首。

    即便是苏东坡自己作的后两首中秋词,在地位上,也无法与这第一首比肩。

    第二首:《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东坡写这首词时,时间来到了1080年。乌台诗案已经过去了一年,苏轼差点被杀,好在朋友多,救了他一条小命。

    这一年的苏轼,被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你说苏轼能高兴吗?死里逃生以后,苏轼真的感受到了世事的确是一场大梦,人生太短暂了,能够经历几次这样凉爽的秋天呢?

    那么这首悲凉之作,明显不适宜在这场合拿出来。

    还有一首。

    时间一眨眼,又来到了1082年,这个时候的苏轼已经在黄州呆了两年时间。已经完全熟悉了这里的生活,也逐渐开始认清了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苏轼逐渐再次豁达了起来,他走出了乌台诗案的阴霾,也习惯了被贬谪的生活,甚至从中找到了乐趣。

    这首词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苏轼不再低头看地,而是抬头看天。不再是发愁,而是重新端起了酒杯,对着明月干了一杯。他也不再孤单,因为有长空万里、飞云流霞、明月清风作伴。

    所以说,此时的苏轼,已经彻底摆脱了人生的烦恼,思绪进化到了另外一个层次。此时的苏轼,或许才更值得我们敬佩。

    辛清纯见众人纷纷望向自己,也不再犹豫,从侍者手里接过纸笔,微一凝神,蘸墨写了下去: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第181章 再写中秋词[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