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柯亭论诗[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清纯来的晚,《文昌大训》这等大活儿,轮不到他插手了。
说起来也是,自从辛清纯入了翰林,头一日熟悉了熟悉环境,隔日便接到了与蒙古使团比试的差事,几日里没有怎么上衙,待到制作出天雷二号,灭了蒙古使团的威风,自己又得了乾秉帝的关照,一下子处在风口浪尖上。
如此过了几日,又逢上三皇子殿下封了晋王要离京。
你看看这一堆的事儿,直到今日,堂堂从六品的翰林修撰,手头居然还没有差事。
看着兀自忙碌的张修撰,辛清纯叹了一口气,踏出值房的门,来到了翰林院中庭甬道上面,左右看看,一时间也没个去处。
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此时正是暮春初夏的季节,杨柳春风夹杂着花香扑面而来,令人陶醉往返。
辛清纯负手立在甬道上,暗暗感叹,这就是翰苑风流的味道么?
这翰林院不比其他部院衙门,并不开门办公,门口也不会有人来人往的场景,说的文雅一点叫做孤芳自赏。
你看,正合了辛清纯此时的味道。
他倒是想忙碌呢,可是张一丰还没给他安排事情做。这翰林院日常工作是干嘛的?
在这衙里,主要工作就是看书、编书、写文章、起草诏书,至于侍从皇帝了,那事儿就多了。你说辛清纯这初来乍到的不等着张学士吩咐,自己能找到什么事做?他要是闯进别人房间,说一句“我来帮你写诏书”,还不得被当做另类耻笑?
因此辛清纯继续负手在甬道上走东走西,一来是他确实一时间找不到事情做,二来借此排遣一下三皇子殿下西去太原的烦闷。
你看看,他还是放不下。
就这样东走走,西走走,毕竟入职时日尚短,对这翰林院的格局还算不上是熟悉,入职当天由张一丰带着到各值房转了转,便再也没有四处走过。
左右无事,不如就四下里走一走,总归翰林院就这么大,算不上熟门熟路但也知道东南西北,如此走来走去,远远望见柯亭那里有一圈人正把酒临风。
这可把辛清纯着实的惊讶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天色,这不正是上衙的时候么?怎么还有人在这里喝酒?
其实是辛清纯想差了,若论起士大夫们的闲适,本朝可以算得上是士大夫们的天堂,翰林们的骚客雅集,这很正常,莫说别人,就是当朝的几位阁老,也总是偷出时间来这柯亭中坐一坐呢。
向前又走了几步,方才看清楚,那在正中倚柱而坐的,不是文华殿大学士顾爱农又是谁?
别看顾爱农是大学士,跟翰林院可关系不大。
翰林院里也有学士,有掌院学士、侍读学士、侍讲学士等官职。
而本朝大学士定员为六人,共“四殿”、“两阁”。也就是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翰林
第175章 柯亭论诗[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