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七杯茶馆[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以为每日里上早朝就是痛苦了么?
朝会结束后,才是辛无疾痛苦的开始。
散了朝,辛无疾在马车里用了已经不再热乎的早食,等老温驾着车来到翰林院,才是辛无疾每日里最难过的开始。
这翰林院是什么所在?是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翰林学士不仅致力于文化学术事业的传承,更踊跃参与政治,议论朝政。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表现。
这翰林院在本朝成为正式的外朝官署,并规定一甲进士三人直接入翰林之制,状元授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编修(正七品);还创立了庶吉士制度。
所谓庶吉士,就是在新科进士中再行选拔,在院学习三年后再试,合格者留院,余者外委为他官。
辛无疾在进翰林院之前,自认为自己饱读诗书,肚子里的学识是够的,只是因为运气不济,才屡试不中。
好吧,就算你有进士之才,可是,能选了翰林的,那都是进士里顶尖的存在,榜眼探花才授编修,除榜眼探花外的二甲进士里,需要选拔才能进翰林院,学习三年合格后才可以成为正式的翰林。
辛无疾自选官后,整日里在小小的蠡县忙于庶务,早已不复当年日日苦读的劲头,有句话不是那么说的么,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此一来,自身学识不够却又一步进了正七品的翰林编修,又是新翰林,需要学习的地方太多,更兼他的座师是翰林学士,正是辛无疾的顶头上司,张一丰。
辛无疾这座师,就是他当年参加乡试的主考官,他的举人就是张一丰点的,有了这么一层关系,辛无疾才是悲催。
座师可以犹如父母般的存在,说啥你也得听着,张一丰作为翰林学士,不知道经手了多少次乡试,选中的举人不计其数,这辛无疾在他的名单之中,仅仅是一个名字而已,直到那《三字经》送到他的面前,才对辛无疾有了些许印象。
也正因为《三字经》,让张一丰对辛无疾的才学产生了误判,所以辛无疾甫一上任翰林编修,便接手了一大堆的事务,这才是真正的令他苦不堪言。
本身自己这进士身份就有很大的水分,考了几次考不上,是皇帝刚刚御赐的,如此一来,跟同僚就谈不到一起。哦,人家几人在一起攀谈呢,这个说,我是某某科的一甲;那个说,谁谁是哪一科的二甲,与我是同年。这时候辛无疾就尴尬了,你总不能说我是今年正月里得的同进士出身吧,啧,虽然大家都知道,可这就是没法解释。
你没有科啊,即便是后世的成人高考,也有个同学一说,可是你辛无疾没有。起码在这翰林院没有,要是拿自己是哪一科的举人说事儿,还不够丢人的,你若说你是哪一科哪一省的解元,那还差不多。
唯一能扯上关系的,就是自己的座师张一丰了。
<
第72章 七杯茶馆[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