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衙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三皇子有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无疾带着辛清纯自皇宫出来,就没了来时的待遇,没有车马,这俩人也想不起来雇车,怕不有十余里地,二人一路默不作声的走了回去。

    太刺激了,一时接受不了啊。

    好了,辛家父子此次来京师圆满了,当下回到馆中,收拾了物品,便准备第二日回蠡县。

    可是这裁造院的小官,得到了辛无疾升迁入翰林的信息,巴巴的来了。

    这裁造院干嘛的?本朝制作官服的所在啊。

    皇帝亲赐的同进士出身,特诏入了翰林,这就值得这些裁造院的小官走一趟了。想那辛无疾当初选了小县八品县丞的时候,哪里有这待遇?

    这当然是好事儿,可是这裁造院送来的官服,不是很合身啊,对于那些贫苦出身的人来说,朝廷出钱统一制作官服的确省了一大笔费用。但问题同时存在,因为官服定制并无太多讲究,基本上是按照统一的身材来制作的。如此一来,就会出现高矮胖瘦不同的人穿起来不合身的现象。

    贾立言的官服为啥合身,人家是二代,有条件自己制作官服。这官服是可以自己制作的。不合身嘛,影响朝廷体面,于是后来朝廷规定可以发钱由官员自己制作,但是后来发现,这不行啊。

    朝廷说了:各位,大家注意了啊,如果朝廷发放的官服不合身,那么也可以领了钱到外面的裁缝铺定制。

    好嘛,这虽然穿起来合身了。可问题又来了,这种量体裁衣的定制方法,在制作中又会趋于时尚,原本的官服样式开始走样,所用的衣料往往不同,而且做工上今天改一个纽扣,明天改一个腰带。如此一来,官服的统一形象就被破坏了。

    到了本朝,皇帝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于是下令官员定制公服不再折钱,而是发给衣料。而且在形制上作出了极为严格的规定,只要是不合规制的就得重新制作,当然,这个钱得由辛无疾自己来掏。

    清人笔记中有一则《京师裁缝》中有一个故事,说某官让裁缝上门定制官服,裁缝量好尺寸后,还向家人打听“老爷当官几年了?”家人不解问:“这同裁制衣服有何关系?”裁缝说:“当然有关系,如果是初入仕途,不免趾高气扬,挺胸凸肚,那么前襟就要稍长;如果是为官多年,锐气已减,为人平和,自然要前后相当;若是久经官场,暮气已深,处世谦恭,那么后摆就要加长了。”

    辛无疾一看是这种情况,就不急着回蠡县了。

    笑话,这官服当然要自己制作,自家也不差那几个钱,何况,蠡县裁缝的手艺,如何能与京师裁缝相比。

    咳,其实最重要的是,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这要不穿着正七品的官服回去,都对不起皇恩浩荡,对不起父老乡亲的仰望。

    辛清纯不置可否,你在这等着裁制官服吧,本秀才正好出去逛逛。

    说起来也是,辛氏父子来了京师也有十来天了,就没出去过,整天憋屈在这馆中。不敢出去啊,谁知道皇帝啥时候来了兴致,要见你呢。哦

第69章 三皇子有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