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流言四起[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辛清纯的方法很简单,就告诉李氏,大嫂年龄小身子弱,得炖了鸡来补一补。
毕竟,后园里的鸡再得李氏偏爱,比得过大嫂和即将问世的小孙子(女)么?
于是,后园里奔跑的鸡越来越少,都飞到辛家碗里来了。
辛家这里,整天就是这些幸福的日常。
贾立言这里,已经把辛家父子新编的《三字经》在京师官场撒了出去。
这版由辛无疾编纂,辛清纯校正,贾立言作序,辛无疾的座师题跋的《三字经》,随着贾立言借着年节拜访亲友故交的时机,你传我,我传你,迅速传遍了京师权贵圈,甚至连本朝乾秉帝的案桌上,都摆放了一本。
前文说道,本朝承平已久,在外无战事的当下,唯有安民与教化了,而这本《三字经》,通过通俗易懂的形式,将忠君爱民等一些小典故展现出来,甚至本朝立国、收回前朝遗失疆域的两个乾秉帝都引以为傲的亮点都编纂了进去。
据悉,在乾秉帝看过这本书之后,曾经感叹地说出一句话:《三字经》一出,可抵十万书院。
有些夸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对蒙学的作用,比朝廷新建许多学堂和书院的作用都大。
这本书署名的有三个人,辛无疾,没听说过;辛清纯,好像有些眼熟;贾立言,没啥印象,至于题跋的那名学士,自己是知道的。
于是乾秉帝吩咐了下去,要那二辛一贾的资料。
皇帝说话还是比较好使的,哪怕现在衙门都封衙,官员们都休沐了,效率仍然很高。
保定府就在京师眼皮子底下,又是皇帝重视的事情,没两日,三人的资料就报到了乾秉帝案前。
乾秉帝略一翻阅,就把辛清纯对上号了,原来是在县试中作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小案首,嗯,现在已经是府试案首了,接下来会不会小三元呢?嗯,得令人关注一下。
这个贾立言,嗯,蠡县县令,此刻就在京师,好了,让他来一趟,朕要召见。
可怜贾立言正在京师走动,何曾想因为一本《三字经》,竟然能走动到皇宫里面,天,去首辅家一天走三趟,也不如去皇宫走这一趟啊。
贾立言去过皇宫么?去过,当年中进士的时候,一大群人一起来的。
只知低头看路,不敢偷窥天颜。
这次没有一大群人陪着了,自己一个人单独与皇帝奏对,就问他慌不慌。
所以,之前想好的一大堆说辞,在见到乾秉帝的那一刻,全都不见了踪影。说着说着就说起了蠡县商业中心,说着说着就说起了税赋,说着说着就说起了火锅。
啧,扯什么火锅。
乾秉帝倒是对这些事情大感兴趣,话题聊开,就没《三字经》什么事儿了,是了,《三字经》本身价值就摆在这里
第64章 流言四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