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小衙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君子谋道不谋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三天后,就是县试开始的日子了。

    大哥辛清旭十六岁,三天后,辛清纯要跟大哥一起去参加县试。自己这个不靠谱的大哥已经参加过好几次县试了,回回名落孙山,却又高傲如小公鸡。

    此时大哥正被老爹关在自己的书房里,折磨。

    这个朝代的县试分为五场,第一场为正场,第二场为初复,第三场为再复,第四场和第五场为连复。每场考试一天,黎明入场,当日交卷,前两场考八股和诗赋。

    此时,辛无疾正捻着手里的题目,另一只手掂着一只小棍,瞪着一脸不忿的辛清旭。

    这中二年龄的辛清旭,正埋头在老爹的书案上,捉着笔,写着本次县试的试题。

    是的,辛无疾甩了老脸,跟在年轻知县的屁股后面陪了七天的笑脸,才得到了一把手的两句话。

    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意思就是说,孔老夫子这句话,本县拿来搭接搭接,就是本次县试主场的题目了。

    苦逼的辛清旭,正在埋头奋笔,写着老爹用这句话搭接出来的无数题目。

    辛清纯可不知道老爹已经得到了本场县试的试题,辛弃疾一门心思放在大儿子身上,一是出于保密,二是在努力维护长子的尊严,还有就是觉得小儿子还年幼,这第一场考试还是磨砺磨砺比较好。

    辛清纯才十三岁,性格内向而勤勉,老爹几乎没怎么管过。

    北方二月的午后,阳光也软软的没什么神采。清纯呆坐窗前,怀念起前世夜空中那璀璨的礼花树。

    县衙花厅,贾县令正在陪客人饮酒。

    贾县令是京城人氏,家族嫡支,妥妥的二代重点培养对象,刚刚成婚,岳家也是京城户部副官,春风得意是贾县令的日常。

    此时贾县令陪坐的客人,就是京城岳家的同辈,表舅哥张依然。

    表舅哥风尘仆仆,三百里水路走了一天两夜,来到蠡县,却是捎来了岳家的口信。岳父这个户部侍郎,本是洪武八年由礼部侍郎转任的,迁了三次的侍郎,已经有极大可能升任一部尚书。

    当今皇上,在元宵节宴请在京三品以上重臣的时候,一时有感,写下“关中岁屡歉,民食无所资”一诗,罢笔竟不能言,频顾而忧之,令众官忐忑不已。

    这次张依然过来,一是捎来些京师物品,再一个,就是把今上在朝堂上的一些观点和倾向告知贾县令。

    保定府,古称上谷,保州。由于靠近京师,所以保定为京府,地位高于非京府。保定巡抚季鹏飞,是贾县令岳父的门生,贾县令就任以来,多有来往。

    是夜,辛清纯想起三天后的县试,辗转不能眠。

    朝堂上的事情,太过遥远,辛清纯现在只想养足精神,顺利通过县试。

    作为一个曾经的理科生,辛清纯古文功底一般,要想出人头地,只能是依赖原主这些年的勤勉苦读了。

    继续翻来覆去,看来无论如何也是睡不着了,索性起来继续翻看原主的备试书籍。温故知新,复习一遍原主的习作,与过去做一个告别,为新生做一个铺垫。

    看得出来,原主虽然年龄小,基本功还是很扎实的。《四书》、《易》可以通读并背诵娴熟,对于大部分内容也融会贯通了寓意和自己的见解。

    四书高考五经模拟,前世的辛清纯好歹是经历过两次高考的,对待考试前的摸排复习,很有自己的一套经验。

   &nbs

第2章 君子谋道不谋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