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汉末之吾乃汉室宗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9章 大理寺卿狄仁杰之豫州大案—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兴武六年六月十二日,如往常一般上值的狄仁杰。在宿值班房里,查看起了一份新送来的卷宗。

    这份卷宗表明,太原王氏的旁支王钧。利用自己就任豫州沛国郡太丘知县的职务便利,大肆敛财、收刮民脂民膏。

    从兴武五年八月起一直到兴武六年三月,短短九个月的时间。已造成该县七户人家、总计九十二人被灭口,而行凶者疑是帮着王钧作恶的太丘县衙直属衙役。

    这份卷宗的首告之人,乃是遇害者的一名亲属。是某个镇公所户籍科的文撰吏,是他听闻了亲戚家发生的事情后。

    经过两个多月的暗查,他将自己发现的一些内幕。写成了这份案件卷宗,通过公函的形式报送到了大理寺。

    看完卷宗后的狄仁杰,觉得此事非同小可。

    新帝登基不过六年,大汉天下居然就发生了如此恶劣的官员欺压百姓的大案件。而且案件中遇害的无辜百姓,更是多达近百人。

    此案件必须立刻上报给兴武帝刘文浩,由他亲自定夺。

    打定主意后的狄仁杰,立刻拿上这份案件卷宗。离开了大理寺,乘坐自己的四轮马车即刻进宫求见兴武帝刘文浩。

    大理寺的办公场地,距离皇宫外城门不过半里地。

    进了外城门后,再向前行进半里地就是帝王的办公居所:泰安殿。

    而此时的刘文浩,正在泰安殿内。会同内阁成员们,商议着夏粮征收及赋税事宜。

    此时已经确定了好几项事宜,目前正在就最后一项事宜进行着商议。

    此时,政事府大总管曹化淳。抱着拂尘、迈着小碎步走进泰安殿内,躬身向刘文浩禀告道:“陛下,大理寺卿狄仁杰现在殿外有要事求见。”

    一听说是狄仁杰有要事求见自己,刘文浩立刻点头答应道:“宣他进来吧。”

    曹化淳点头领命后,转身走到殿门外高声道:“宣,大理寺卿狄仁杰进殿。”

    狄仁杰得到宣见后,立刻走入泰安殿。对着上首坐着的刘文浩躬身行礼道:“臣狄仁杰,拜见吾皇陛下。”

    “狄爱卿免礼,平身。来人啊,赐座。”

    殿外一名小太监,很快搬来一把靠背椅。送到狄仁杰的身边,然后扶着他入座。

    狄仁杰如今不仅是正三品的大理寺卿,还在兴武四年的时候成为了从二品龙渊阁参知政事。

    在遇到国家发生大事之时,是可以会同内阁及各部尚书一起参与议事的。

    当然,刘文浩设立龙渊阁。不会只有狄仁杰这一位从二品龙渊阁参知政事,它还设有两名从三品龙渊阁左、右少丞及七名正五品龙渊阁政务执事。

    所以,作为龙渊阁的参知政事。狄仁杰在进宫面圣时,是有无需通传这项特权的。只不过一直以来,狄仁杰都没有动用过手里的这项特权而已。

    狄仁杰入座后,立刻拱手汇报道:“陛下,微臣今日收到一份来自豫州沛国郡的案件卷宗。”

    “微臣看过之后,觉得兹事体大。所以立刻进宫,前来泰安殿求见陛下。”

    一听狄仁杰这么说,刘文浩立刻觉得。他所要上报的这起案件,一定非同小可。

    否则,以他大理寺正三品主官的身份。根本无需进宫面圣,自己就可以做主处理。

    于是,刘文浩看向一旁的内务府大总管雨化田道:“去,把那份案件卷宗呈上来。”

    雨化田躬身领命道:“是,陛下。”

    随后走向狄仁杰,拿过他双手递上的案件卷宗。

    接着走到御案前,将那份案件卷宗呈送给兴武帝刘文浩。

    刘文浩拿过案件卷宗握在手里,开始认真的翻阅起来。

    等翻看完这仅有八页纸、四千余字的案件卷宗,刘文浩已是气的七窍生烟。

    王钧此人刘文浩知道,乃是前朝司徒王允一个旁系堂弟的儿子。

    当初自己还是燕王的时候,已经不再理会政事的王允。把他次子王景、小儿子王定,推荐到自己的燕王府任职。

    而王允作为最早一批,坚定支持刘文浩的政治盟友。

    自然也是很给面子,给王允的两个儿子都安排在了王府内很体面的工作岗位上。

    自己登基称帝后,又任用王景为正四品鸿胪寺左丞、任用王定为徐州从四品琅琊郡太守。

    而本案的主犯王钧,则是通过国考之后。在兴武四年九月,

第169章 大理寺卿狄仁杰之豫州大案—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