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词盘点:开局评选十大诗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薛涛[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怎么看待我?凉凉。”

    “我,竟然会上榜?”薛涛看着屏幕有些诧异,但很快又镇定下来:

    “就算上榜又有何用?这身道袍我也无法再度脱下。”

    作为蜀中四大才女、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她的人生较之同时代的其他才女来算是平稳,但在当时的唐朝,她的名声是无人可比的。

    “薛涛的父亲薛郧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这个唯一的女儿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

    “薛涛天资聪慧,从她人生中的第一件事情记载就足以看出其惊艳程度。那年她才八岁,随父亲薛郧在家中的梧桐树下乘凉,薛郧忽然来了诗兴,随口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但没想到吟完这两句诗兴全无,一时想不起后面该怎么接了,这时薛涛抬起头来,挺身而出替父亲续了后两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父亲听了后惊喜交加,喜的是,女儿小小年纪,居然如此才思敏捷,能接诗句,惊的是,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就说什么“迎来送往”的话语,不过能看出薛涛确实是年幼聪颖。”

    作诗一事是需要天赋与才学的,年仅八岁的薛涛就能作诗,让评论区的不少文人汗颜:

    “我年方二八,还未能作诗,甚至秀才功名才是刚搏得,我突然不想看视频下去了。”

    “我决定今天回去就饱读诗书,作几首诗让各位刮目相看!”

    “我记得某位兄台说过来着,天才是需要灵感的,我觉得这作诗于我而言不合适。”

    “我想想,我八岁那年似乎还在认字,让我作诗简直是天方夜谭。”

    “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吗?如此才思敏捷女子,果真是大才女。”

    而真正让她闻名天下的还是之后的不幸。

    “她的父亲薛郧就因得罪权贵被贬到了四川,一家人从长安迁居到了成都,几年之后,薛郧不幸染病身亡,只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此时薛涛只有十四岁,母女俩的生活无以为继,无奈之下,薛涛凭借“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十六岁岁加入乐籍,似乎印证了“迎来送往”的预言。”

    被生活所迫成为乐妓,自然是不幸之事,但这份不幸也成就了她的名声。

    “那时的官员们往往都是科举出身,文化素质不低,要让他们看得上眼,不仅需要美貌,更需要才艺、辞令和见识,而这正是薛涛的长项,她以言辞敏捷著称,常常在席间谈笑风生,因此很快在交际场上脱颖而出。”

    但树大招风,她脱颖而出的名声很快就让她遇到了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两个人。

    (ps:《唐才子传》中记载不少她在此期间的逸事:高骈镇守蜀地时,叫薛涛来陪酒,席上行酒令,得举一个字拆解,拆解前后的俩字得音韵相协,且要形象,高骈先行令说:“口似没梁斗。”薛涛立即答道:“川似三条椽。”高骈说:“只可惜川字有一笔是斜的。”薛涛机警地辩驳说:“相公您是西川节度使,尚且用一个破酒斗,何况像我这样的穷酒佐所用的椽子中有一个是斜的,又何足为怪!”)

    (还有一次,有个黎州刺史在席上行《千字文》令,令中须带鱼禽鸟兽,刺史先行令说:“有虞(与鱼同音)陶唐。”她道:“佐时阿衡。”刺史道:“语中并无鱼鸟等字,须罚。”她笑道:“衡字内有小鱼字,使君的‘有虞陶唐,一鱼也没有。”)

第一百三十四章 薛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