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两不耽误,一改再做[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祯皇帝可以说是一个很惨的帝王,自从他登基之后,上天就没有给他任何的好脸色,陕西的大旱就是他的第一道开胃菜。
按照崇祯所知,这是一次更为可怕的旱情,那就是崇祯年间的那场干旱。
崇祯大旱是指从崇祯十年至崇真二年之间,一次严重的干旱。它的历时和干旱范围之广,是五百年来从未出现过的。
中国南北23个省份先后遭遇了干旱。
华北是旱灾的高发地带,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其中河南省连续5年的旱灾,其中,最严重的是崇祯十三年。
旱灾发生初期,北方旱灾南涝,旱灾面积逐年扩大;从万历十三年开始,北方的雨水越来越多,到了南方的干旱,变成了南方的干旱。在此时期,瘟疫横行,蝗灾肆虐。
崇祯这两年来,虽然不断的要求各地修建水利工程,开凿水渠,可是天晓得在崇祯的干旱下,这样的工程能坚持多长时间?
因此,崇祯要赶在干旱到来以前,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五个地方都要去。将平民转移到了城市的一半以上。
要知道,除了陕西,其余的都是大明帝国的重镇。
至少要迁移三千万人口。
三千万人口,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就算朝廷有足够的财力,也无法支撑。
因此,他们必须要分批次的进行迁移。
在崇祯的计划中,他的舰队,将会在来年,继续向澳大利亚进发。
而军方的重点,就是夺取中南地区。蒙古军队向北进发,在西伯利亚一带竖起了大明的大旗。
西伯利亚虽然不是什么好地方,但也有很多的矿产,既然已经被占领了,那就太可惜了。
但在此之前,他要先将c国的奴隶驱逐出去。就算不将他们赶走,也要让他们不能再打大明的主意。
毕竟,建奴等人,虽然没有大明那么强大,却也不可轻视。
“两年的时间,陛下不必担心。可你呢?”
“你别担心,如果没有万不得已,我也不会强制迁移。”
舍不得离开家乡!要让民众安定下来,哪有那么简单?
要有半数的人移居,
这是必须的。
不过,强迫也有弊端。
很可能会引起民众的怨恨。甚至有可能出现叛乱。
但是崇祯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
“快走,快走!”
平壤不远处,一群穿着黑色劲装的骑士,簇拥着一位身材魁梧,浑身肌肉虬结的男子,大声说道。
“老爷,我一个平民,身无分文!”魁梧男子一脸的无奈。
作为c国国王的特使,他不明白自己是如何被人找到的,毕竟平壤可不是他的地界。
“平民,哪有那么白净的?好大的力气!难道是骑兵?”
为首的一名军人微笑着开口。
苏破虏和蒙古、建奴等人虽然是盟友,但三国的恩怨,也不可能一笔勾销。
你来我家偷袋面条,我就到你家偷一头,这些年,经常有人来给以前的仇家捣乱。
幸亏他们有自知之明,没有杀人。
所以高层才会视而不见。
第一百五十四章两不耽误,一改再做[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