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李世民的处境[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这个时候的长安常驻人口近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池。
此时在太极殿内,这时的大唐皇帝正坐在龙椅上和满朝文武商议着国事。
这时的李渊威严达到了巅峰,几乎统一了整个中原,只有少数几支叛军还在苦苦支撑。
“众卿可还有事启奏?”
“微臣有事启奏。”
“裴卿有何事呀?”
裴寂自幼和李渊交好,是李渊的发小,两人感情深厚。按现在的说法,李渊和裴寂就是一对好基友。成为皇帝后,李渊与裴寂的感情要比他的几个儿子还深。再加上裴寂又是晋阳起兵的首功功臣之一,是李唐的开国元勋。总总加层之下,李渊在朝中最为信任裴寂,对他的荣宠甚至超过了李世民。
李渊就曾经这么说过,他能够坐到现在的位置,多亏了裴寂。所以,裴寂在朝中的声望仅次于李渊,就连李世民和李建成都要给裴寂三分薄面,尊称一声世叔。
武德年间,有李渊作为靠山的裴寂就像开了无敌挂,只要不是谋反,什么责罚都不会加到他身上。他在讨伐刘武周兵败后,李渊也只是稍微责备了他几句,然后轻描淡写地就将他放了。
“启奏陛下,贼子高开道公然叛变,还和突厥,刘黑达,奚族,进犯幽州,虽说平阳公主也赶去幽州,但贼子来势汹汹,还得早做打算。”
“裴卿可有良策?”
“微臣觉得还得派兵支援。”
“父皇儿臣愿领兵前往。”秦王李世民,虽说官职不少领有的官职包括:天策上将、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台、益州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等。
但由于唐朝就初立很多制度都不完善这也导致他官职虽多,但大多都是空头衔。
而且由于李世民的功劳越来越多,这也让太子李建成感到威胁,所以李世民身边的大将,包括程咬金,牛进达,秦叔宝,尉迟恭等都被各种理由支开,这让李世民在长安几乎是孤家寡人,所以李世民非常想离开。
“父皇儿臣也愿领兵前往。”
只是李世民才开口,齐王李元吉也跟着开口,齐王李元吉可是李建成的忠实拥护者,怎么会让李世民如意。
“父皇儿臣也觉得齐王去合适一些,毕竟秦王这些年,为大唐南征北伐,也该休息休息了。”
“微臣复议,微臣复议。”同属太子李建成一脉的大臣看到李建成开口,分分拥护。
“父皇,儿臣不累,儿臣愿为了大唐马革裹尸。”
“好了,都别争了,你们谁也别去了,叫薛万彻兄弟和刘洪基,段志玄各领本部兵马前去幽州支援平阳公主,好了,没事就退朝吧。”
“诺!”
—————
秦王府,刚下朝的李世民似乎余气难消,一个人喝着闷酒。
“二郎,又有什么烦心的事嘛?怎么一个人喝闷酒呀。”
秦王妃“长孙无垢”看着夫君眉毛都拎在了一起,用她那温柔白皙的手轻轻的抚摸着秦王的眉毛,似乎这样能减轻李世民的忧虑。
“观音婢,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本王没有听见你的脚步声。”
“还不是你自己想事情太专心了,今天在朝会上,我本来向父皇进言想去幽州帮助三姐,可是我那好大哥和三弟捣乱,最终父皇没有同意我去。”
“没去就没去呗,有什么大不了的。”
“观音婢你也知道我现在的处境,多就在长安一日,就多一分危险呀,只有离开才是最好的选择。”
“没事,机会总是会有的,二郎也不要太着急了。”
第四十一章:李世民的处境[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