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启:大明难救,续命吧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南巡:海岱、三韩篇(3)[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天启二年十一月七日,这一天朱由校才刚刚开始视察辽东,而在朝鲜的锦衣卫与大明军官们就已经不得不开始进行对皇帝的迎接工作了。

    有明军驻守,朝鲜王城及其附近自然在安全方面是万无一失的,可是整个汉阳(汉城,今首尔)之中还总是冒出不和谐的声音,为了自己的前途,锦衣卫的官员们绝对不能让这些家伙脏了皇帝的耳朵。

    在朝鲜政堂上那些拒绝加入大明的反对派被“请”出王宫的当晚,新任朝鲜王李倧在未知会锦衣卫前,就已下令将其中几个领军人物赵秉世、

    金霞东、金朋等人调离出京,或贬谪或流放了。

    (以上三个不是重要人物,出场不了几次,你就没有用历史真实人物。)

    这种行为是很耐人寻味的,李倧处罚这些人可以说是对大明示好,向其于朝鲜大臣对警告;但这未尝没有其他的解释:他的处罚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这些大臣的保护,他已经将这些人处罚一遍了,那大明的官员自然不好再罚一次,而且此时大明在朝鲜军力有限,并没有控制整个半岛,一旦这些人离开京都就相当于脱离了明军的控制区,而这种行为显然是对于反抗大明的鼓励。

    李倧这个人不老实呀一一这是第一位官员们的第一个想法;一个聪明人多半不会满足于做一个傀儡,这是第二个。李倧的行动可以有正反两种含义,而且偏偏他又没有做出明确的表示:对于大明和朝鲜国内内附的支持者而言,他这是在表示支持;而对于那些内附的反对者而言,他这种行为就是“汉献帝的衣带血诏”。

    这个棋子不甘寂寞,竞是想做棋手了!驻朝明军兵官曾简单粗暴地提议可以让李倧称病重,不能面见朝臣,但是锦衣卫最后否决了这个计划:一来是怕到时候皇帝朱由校不满,二来也是这样实在是太难看了,容易激起义愤,将中间派逼到反对派那边去。

    不过,这可难不到锦衣卫这群古代版克格勃、史塔西、盖世太保(划掉)、军情六处们呢。

   &nbs

第112章 南巡:海岱、三韩篇(3)[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