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开局染血,手刃宋太祖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 逆转判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韩通只见这个大哥,人倒是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儒雅,只不过眉宇之中,都是掩藏不住的傲气。

    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他身为当朝兵部尚书的嫡长子,又是晋阳韩氏这样名门望族的继承人,自幼接受了最好的教育,经史子集,无所不读,诗词歌赋,无所不会,要钱有钱,要人有人,所以才养成了这样目空一切的骄傲脾气。

    韩彻冷冷地看着韩通,用高高在上的语气问道:

    “你看过书么?”

    韩通愣了,挖槽,还有人这么说话的,这tm要是在后世,在公司上班,不得让领导和同事拍死。

    见过装X的,没见过你这么装X的。

    真是智商140,情商39。你那情商还比不上你智商的零头。

    韩通哼了一声,说道:“怎么,没读过书,还不能说话吗?”

    韩彻一听这话就爆了,他咆哮道:“没读过书,就好好去读,别在父亲面前比比这个,比比那个,真让我瞧不起你。”

    韩通在后世当中见惯了这种人,特别是在大学的时候,好多有家学渊源的富家子弟,和别人一起争执,就摆着一副骄傲的臭脸,说别人没读过什么书,没资格比比。

    那语气,充满了对于下层人民的鄙视。

    怎么了,没读过书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没读过书还不能合理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还有王法吗?还有法律吗?

    正所谓“天下为公”。这天下,是百姓的天下,不是少数达官贵族的天下。不管是什么人,哪怕是无家可归的流民,亦或是目不识丁的农民,都有合法表达自己想法的权利。

    现在,看着眼前这个嚣张跋扈的韩家大公子,韩通狠狠地攥起了拳头。他用的力气太大,以至于把手掌都扣出了血水。

    就是因为你们这样势利的人太多了,所以五代十国才会如此的混乱,烧杀抢掠,屠城灭国,吃人肉,不停地反叛,投降,再反叛。

    生生世世,没完没了。华夏大地整整生灵涂炭了五十三年。

    韩通横眉冷对着韩彻,咬着牙说道:“好,我就和你这个看过书的公子哥比一比,看看到底是谁不配比比。”

    针尖对麦芒,现在两个人是彻底杠上了。众人仿佛都在两人眼里看到了劈啪作响火花。

    韩通咬牙切齿地说道:“你说,我们比什么?”

    韩彻哼了一声,说道:”就比吟诗作赋。我们七步之内成诗,然后让父亲评判,看谁做得好。”

    韩通:“好!一言为定。不过丑话说早前面,失败的人,要接受惩罚。”

    韩彻:“好,你说吧什么惩罚。”

    韩通:“输的人,就要在所有家人面前,下跪磕头。”

    韩彻:“好,一言为定。”

    韩士聪本想阻止,但是他一想彻儿平日里心高气傲,自己也很难阻止。要是他败了呢,正好借着韩通之手挫挫他的锐气。要是赢了呢,也可以借口他兄弟阋墙,有违人伦,治他的罪。

    更何况,他可以借着这场比试,看看韩通的成色,到底有没有能力做天子的老师。别等到韩通把一切搞砸了,符太后和天子怪罪下来,就悔之晚矣了。

    而另一边,长房胡氏则是笑嘻嘻地看着自己的爱子,韩彻自幼饱读诗书,位列京城四大才子之一,这她是知道的。所以,她就等着看韩通下跪磕头的好戏呢。

    众人屏息凝神,看着韩彻在场地中央开始踱步,他一边走,然后一边悠悠然地吟诵道:

    白璧洁无瑕,幽室独冥冥。

    茫茫见日落,碌碌对月升。

    稷麦不汲水,飞骏倦豆羹。

    况闻古贤言,豪杰若霜雪。

    贞烈何惧死,壮士不偷生。

    愿为相如握,倚柱睨众生。

    奋尔撞柱破,不负玉碎声。

    霍!

    韩士聪都听傻了。

    这长子真是给他长脸,几日不见,作诗的能力又提升了一个台阶。这首五言诗,听上去对仗工整,颇有建安风骨。隐隐有庾信清新爽朗之气,勃勃有鲍照俊秀飘逸之风。

    诗歌从一块独居暗室的美玉比兴而起,通篇都在讲自己的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和贞烈纯洁的情操,主题超拔,意境深远,深得曹子健之风采。

    “好!”韩士聪站起来拍着手,那些小厮一看,也都跟着叫好连连。

    长房胡氏一看,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她一脸淫笑着盯着韩通的脸看,把韩通看的直发毛。

    怎么了,他这还没赢呢,你们怎么就开始嘲讽我了。

    好啊,看来,我也得露两手了。

    韩通走到韩冲冲面前,他看见韩冲冲一脸担忧地看着他,他眨了眨眼经,做了个鬼脸,说道:“姐姐,弟弟借你宝剑一用。”

    说着,韩通一手端起韩冲冲面前的那一杯酒,一饮而尽,然后又接过了韩冲冲手中的那一柄宝剑。摇摇晃晃地舞起醉剑来。

    他如同喝醉了的诗仙一般,想到那尚未平定的天下,想到那被契丹人蹂躏的幽云十六州,体内豪气干云,怒发冲冠,高声颂道: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韩士聪彻底麻了。

    这是神仙打架啊。自己上辈子是积了什么德,能生出这两个厉害的儿子。

    虽然韩通说的是词,词是由胡乐而来,多由市井之徒填写,在经柳巷花街之口吟唱,登不上大雅之堂。

    但是平心而论,韩通的这首词,远远超过了韩彻的那一首五言诗。

    首先,从语言上来讲,韩通的词慷慨激昂,字字铿锵有力,给人以振聋发聩的感觉。他的语言豪气干云,如同翱翔于九天之上的惊龙一般,飘逸潇洒,又霸气十足。

    再说用典,这首词所用的典故一个接一个而来,首先从三国吴国一代雄主孙权出发,再讲到一手开创刘宋政权的乱世枭雄宋武帝刘裕,再到宋文帝刘义隆的元嘉北伐,最后以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自比,用典天衣无缝,如同羚羊挂角,了无痕迹,实在是妙极,妙极。

    最后再说情怀,别的不说,就说通儿这气吞山河,一统天下,为国为民的豪情壮志,别说是在座的这些儿子,就

第十一章 逆转判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