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1章 新武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吃过早饭,马如龙坐上了有轨电车,前往兵器研究院。

    现在的兵器研究院,只有两种火器。

    一个是小批量生产,配备给影卫和部分精锐夜不收的滚筒冲锋枪。

    另一个就是氢弹了,呵呵,对,你没看错。

    马如龙完全就是按照,最优策略来制造热核武器的。

    氢弹这么好的东西,当然是大批量的生产了。

    现在,每个月都有影卫专门押送到各个工程现场,组装后,送入孔洞,进行核爆。

    当然用核弹的工程大户,还是红旗河。

    毕竟这个工程太大了,没有千多枚核弹,不容易搞定。

    至于修隧道,切,马如龙完全没有兴趣。

    一个是机器打孔,钻个2,3百米深,装入后,按钮一按,瞬间就好了。

    至于烟尘,半年后自己就落干净了。

    另一个是,挖呀挖的,要干个几年,那怎么行。

    趁现在大明人口少,赶紧的核爆,否则以后就只能,制造盾构机挖了。

    马如龙来到精密机械加工的车床旁。

    看着制造出来的新枪管。

    口径12.7mm。

    子弹配备了两种,全部都是无壳弹。

    一种规格是,12.7mmx25mm的速射子弹。

    另一种规格是,12.7mmx108mm单发狙击弹。

    由于两种子弹都是没有弹壳,也就是不需要抛壳装置,

    只需要在复位推动子弹上膛机制上,调节一下,复位的距离就好了。

    第一种短子弹可以单发也可以连发。

    而第二种长子弹,却只能单发。

    由于两种子弹,共用一杆枪,共用一根枪管。

    区分子弹的装置,就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放在了弹夹的卡簧上面。

    狭窄弹夹,卡簧自然靠前,推动子弹上膛的行程机制也会跟随卡簧,减少运动行程。

    以起到快速上弹的效果。

    宽弹夹,卡簧自然推后,推动子弹上膛的行程机制也会跟随卡簧,增加运动行程。

    同样,长行程也自动触发,只能单发的扳机机制,屏蔽了多发连射的功能。

    马如龙为啥这么做,说好听是优化枪支,增加枪支的通用性,和多种环境下的多弹种使用。

    说直白的就是马如龙很懒,又抠门。

    他就不想多研发几种枪械,直接准备一种枪,一个口径用到底了。

    作为佣兵没有了立场,常年为钱打仗,马如龙很烦的就是各种口径问题,

    像是5.45口径,5.56口径,7.62口径,还有什么中间威力弹,全威力弹。

    现在有了无壳技术,火药都在子弹内部,索性自己直接一步到位。

    就是12.7毫米口径,通过不同长度的弹体和内置火药分量的差别。

    形成多种功能子弹。

    核心就是麻烦在生产制作这里,一次性搞定。

    士兵战场上,只需要根据需要配上不同宽度的弹夹就好了。

    这样后勤管理也简单了,士兵兵器也简化了,载弹量自然大幅度提升。

    同样枪膛内的缠距,数据机已经算取得到了,最佳缠距方案。

    别看口径是12.7毫米口径,好像挺吓人。

    实际上,咱们有小威力弹药啊,就是12.7x25毫米

第281章 新武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