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3章 产业布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p; 现在的一个钢厂的产钢效率,就是过去的25倍,同时后面规模扩大。

    是最开始的50多倍,现在每个钢厂满负荷运转,年产钢达到了150万吨。

    目前整个山东有十个钢厂,所有的矿石来自于整个东南亚大陆。

    年产钢量突破1500万吨。

    花了多少时间,将近4年的时间。

    现在从头重来,就在这个语言,都不通的大陆,重新建设钢厂,嘿嘿。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有人会说了,就地取材成本低啊,呵呵。

    难道,大家没听过那个故事。

    当一件东西,从上海运到北京的运费,远高于从上海运到纽约。

    这不是笑话,这是事实。

    而马如龙的船队,运用的是22世纪的,高空动力伞包作为主动力。

    远洋运输,能耗成本基本接近为零。

    只有,停船靠岸时才需要,船内动力,辅助调整。

    那是不是可以,将马家庄内的熟练工人,调用过来,在这里建设钢厂,参与管理。

    呵呵,别说,这种想法理论上,完美。

    为什么说,理论上完美,现实中打嘴呢。

    各位,回想一下。

    整个世界,除了亚洲儒家文化圈,能够承接完成劳动密集型工业生产转移之外,

    还有哪个国家成功了。

    呵呵,是不是没有成功的案例。

    哪怕,天竺都不行。

    为啥,儒家文化圈,能够承接,大规模工业生产转移,并能够做到成功。

    很简单,因为大家承受压迫的能力强。

    没有别的原因。

    其他非儒家文化圈的国家的民众,能接受你这么压迫,做梦呢。

    哪怕你在人家那里,利用低工资的优势,生产了、短期成功了,

    嘿嘿,然后想把钱带走,能走得了吗?还是继续做梦吧。

    谁比谁傻吗,人家不知道你的小算盘,要脸不如要钱。

    除了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喜欢要面子,大于要钞票。

    其他非儒家文化的,谁和你玩这一套。

    作为后世人的马如龙,当然知道产业转移的根本用意,就是降低成本啊。

    降低成本的前提是,不能降低效率啊。

    这也是非儒家文化圈,不能承接大规模,劳动密集型工业产业的核心原因。

    表面看是,降低了成本,降低的成本就是,你少给人家工资了。

    实际上,产出效率和成品率,也大幅度降低了。

    两相比较,你就知道,自己脸被打肿了。

    就像后世的许多企业,去了天竺生产产品,结果反而是产品,越卖越贵了。

    就问你脸疼不疼,我知道,你会说不疼,

    嘴硬,没关系,这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打肿脸充胖子嘛,大家都懂。

    反正不是自己挨打,老百姓,谁在乎啊。

    所以马如龙,至少20年,也就是一代人内,都是没办法将产业外移的。

    如果只是为了,降低人工待遇,向外转移产业,那马如龙更不会干了。

    那不是傻子吗,都是自己的肉,放着嘴边的不吃,跑几万里去吃那块低效率的肉。

    只要不是疯了、傻了,就不会去干。

    工业时代,核心是生产效率提升,降低成本,

    而不是压低薪酬,引起逆反,降低效率,降低成本。

    那是傻子干的事,你以为全世界都是华夏民族,那种吃苦耐劳的人吗?

    嘿嘿。。。。。。

    作者君表示,终于在本章,扳回一局,扬眉吐气了!

第253章 产业布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