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4章 批量生产火力支援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br/>
    管理者参加劳动,大匠工参加管理;

    修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工程技术人员、管理者和大匠以及工人在生产实践和技术革新中相结合。

    这些管理模式的核心保障是,雇佣终身制。

    这样大家都会觉得自己是工坊的一部分,都会积极参与工坊生产管理和优化当中去。

    马如龙的工坊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管理空心化,工坊干部脱离生产化。

    只有管理者、工匠、工程技术人员三者相互配合,才能不断地优化提高生产效率,

    不断的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

    马如龙也是身体力行的时常参与工坊的生产制造。

    看着经过大家协商讨论,再次将气动连发步枪,从有膛线,流线性子弹,

    退步成球型子弹,滑膛模式,马如龙嘴角微翘。

    并不是讽刺,而是赞赏,说明这些工匠确实是把武器制造当成自己的事情,设身处地的为战场考虑的结果。

    因为马如龙经常和大家强调的观点就是,武器发展只有两条路,

    一个是比远,另一个是比快。

    这是两个本质的大方向,其他都是辅助。

    所以,这些工匠们在走访了多个坦克射手后,最后一致认为,还是要以快为核心。

    做简化的快,不要复杂的快。

    因为马家庄的坦克出击都是,50步左右的近距离,追击射击。

    最后复杂的弹夹和容易卡壳的弹链,自然就被淘汰了。

    而且大匠们还结合古代战车,做出了简配版的火力支援车。

    就是前面一个单马拉车,后面的车不大,钢结构框架,外包钢甲,整车只能容纳一人坐。

    顶棚上是一个漏洞状顶棚,用于放置4000枚铅丸。

    车内一边放置着8马力内燃机带动一个200兆帕的打气机和一个10升的储气钢瓶,另一边是射手座位和固定在车尾的气动连发步枪。

    整车运用了轴承和减震弹簧,总体重量不到500斤,

    单马拉小车非常轻松,射手的连发气步枪有方向锁,开启后只能向后和左右射击,不能向前射击。

    这也是为了防止误伤前面拉车的马匹。

    马龙如对这种简化设计还是蛮欣赏的,毕竟现在坦克制造的数量,每个月也就1百辆。

    像这种简化版的火力支援车,每个月可以轻松,生产500辆。

    作为过渡性产品,马如龙还是给予了很大的肯定。

    命令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同时也为马匹生产一批,正面和单侧面钢甲用于防护。

    毕竟马匹也是要直面面对,对手的火绳枪。

    马车没有驾车人,而是采用了少年骑士模式,

    让这些80多斤的少年,身披钢甲骑马拉车追击。

    马如龙很是满意于武器工坊的积极主动的设计,

    按照贡献,每个人发了10枚~100枚不等的银元后,才离开了武器工坊。

    之后马如龙陆续的看了十几个工坊,这些工坊大多是,从事马如龙制定的新东西制作。

    如电容,电阻小型化,陶瓷电路地板制作等等。

    这些看似没有用,目前也用不上的东西,

    马如龙可是投入了近万人,让他们学习自己给的资料,尝试着制作出来。

第234章 批量生产火力支援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