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制作火柴[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清晨,马如龙,将李贞丽轻轻抱着放到了一边。

    简单洗刷,来到了军营外的山林,开始了晨练。

    山林中快速跳跃穿梭对于如今的马如龙,已经是非常轻松了。

    很快便看到前面一排木屋,走近一看,原来是当地的熟蛮村落。

    熟蛮大意是指那些已经开始接触外界,对外来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简单交流的土著人群。

    马如龙,轻轻靠近很有礼貌的打着招呼。

    对面是个小女孩,在那里生火。

    应该是在准备作饭,用的是燧石头打火,可能是清晨湿气大,一直没有打着火。

    马如龙静静地看了一会,还是决定亲自出手。

    通过磁场能量的控制,指尖上白色的电弧开始跳跃,几乎是瞬间就将略微潮湿的柴草引燃。

    看了小女孩蹦蹦跳跳的开心模样,马如龙也是发自内心得开心。

    马如龙若有所思的,回到了台湾庄园内的实验室中。

    之前他用的最多的就是火折子,基本不用自己生火做饭的马如龙,

    突然发现自己忽略了老百姓最需要的东西。

    那就是火柴。

    火柴最早源于中国,那时候的方法十分简单就是木棍包裹硫磺粉,用燧石击打的火花,引燃混有硫磺的木材,本质上是用硫磺助燃木柴而已。

    而马如龙要做的是现代的火柴。

    火柴头的制作

    正规的火柴头是由4至10种不同化学物质组成的混合物,马如龙将使用最简单的经典配方。

    加入39%的细沙(为了减慢火柴燃烧的过程,防止燃烧过快爆炸)

    加入5%的硫以及11%的鱼骨胶,作为燃料与粘合剂

    加入2%的蛋清来增加黏度。

    加入水开始制作混合物,搅拌溶解加入最重要的化合物——氯酸钾,它作为强氧化剂,将火柴引。

    (而氯酸钾可以通过氢氧化钾和蒸馏水在75摄氏度的高温下结晶出来。

    而氯化钾在盐矿中利用钾石盐矿中石钾盐与石盐的相对密度的不同,加入一种密度介于石钾盐与石盐之间的介质而使他们分离的方法。

    有了氯化钾,就可以制作出氢氧化钾了。

    当然马如龙的盐场建设好了,也就不缺氢氧化钾了。

    制盐时通过化学反应,解决海水中有害的钾类物质,反应后沉淀下来的物质里面就有氢氧化钾。

    一亩海水里的钾含量很少,但是10万亩呢,呵呵,资源宝贵不容浪费。

    最后还原氯酸钾的制作过程,得到最终的氯酸钾。)

    所有的原料搅拌均匀,在火柴尖端黏上这些糊状物,马如龙最后加入一些色素来染色。

    晒干。

    最后做一个火柴盒与用来点燃火柴的擦皮

    做擦皮,把红磷与白胶混合起来,接着摸到火柴盒侧面,等它干燥后,擦皮就做好了。

    火柴晾干后,就可以装入火柴盒子里了。

    接下来就是,制作生产火柴的机器了。

    完全人工,效率太低了。

    实际上只要做几台机器就好,一个是切木头的机器,将木头片切成小条,再切成火柴棍。

    马如龙最终决定还是做长点,就是火柴棍的长度定义为两寸,其他不变。

    然后就是制作台挂浆机,将火柴夹住后翻转倒挂来沾浆。

    最后取出晾干,装盒子就好。
第135章 制作火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