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被古人淘汰的四轮马车[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精密加工作坊里,马如龙,躺在一个摇摇椅上,边摇晃,边脑中思考着这一次山东曲阜之行,耗时太久是最大的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是交通工具不行,只靠步行和马车实在太慢,随即想到近代史出现过的4轮马车。
那4轮马车要不要造?这东西到底可不可行呢?
在技术方面马如龙简单分析之后就发现结构很简单,难度并不高,转向机构也并不复杂,但是单立轴转向机构受材料限制,容易损坏而且不能承载较高压力。
转盘式转向机构则要复杂得多,在古代材料不允许做不出来,但对于马如龙来说,自己有成品的钢材,做一个转盘式转向结构也没有任何问题。
在脑中盘算了一圈之后,发现一个问题。造出的中转轴四轮马车,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首先4轮支撑了一个平面的支架,大量运用了三角结构进行增强稳固,车体本身的重量大幅增加。
马匹使用上,如果一匹马拉上车体再拉上货物,显然就是拉不动了。
那就必须用双马或者4匹马,那对畜生的数量要求就比较高了!
也意味着路上补给上的饲料也要大幅增加。
同时还面临一个问题,作为一个用多马拉的四轮马车,载重货物却没有办法成倍增加。
4个轮子着地,如果没有轴承的话,那摩擦力是增加了一倍,当货物再压上,再加上车体重量,那摩擦力就会大幅增加。
而作为马的数量也要大幅增加,同时货物的总重量却没有增加多少,甚至连30%都增加不到,但是结合起来,所耗费的马匹需要是两倍到四倍。
而且有一半的力量是消耗在拉车体上。
所耗费的草料也要增加两倍到4倍。
而且转弯半径大幅度增加。灵活性比两轮差很多。
这转弯半径对于诸多丘陵山坡土路来说,简直就是噩梦!
四轮马车的实际载重不高的核心原因是,四轮马车的前面两个轮子,在同一个轴两端,但是这根车轴不能直接装在车厢上,否则不能够实现转向。
要想能够灵活转向,车厢和车轴之间必须能够转动的活动衔接,方法不复杂,就是让车厢的前半部重力落在前车轴的正中间一个点上。
而且这个连接点是必须可以左右转动的。
为了实现转向,两个前轮承重需要通过一个单独的活动连接点,这一结构注定不能承受太高的压力。
所以企图靠四轮马车提高载重量注定会失败,除非能够造出现代挂车后车厢上那种转向盘。
但是马如龙想想为一辆马车制作,这么复杂的金属结构,会造成成本飙升,载货量还是没有增加多少,太不划算。
另外,四轮马车车身较长,再加上前轮受车厢限制,不能有太大幅度的偏转,所以转弯半径非常大,华夏以山地为主,四轮马车不够灵活的缺点,大大限制了实用性。
中国是个多山国家,道路情况复杂,在没有水泥柏油路面的情况下,四轮马车的通过性远低于两轮马车。
最后四轮马车的舒适性也是要在良好路况下才能体现,否则一个小坑就把两轮车的
第102章被古人淘汰的四轮马车[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