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种完红薯采石油[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滩涂地上早已经被建起高高的围墙圈上了,近3千亩土地的大院子里,有数百号人在那里负责打井,管理抽油机。
旁边不远处有一个近万方的大坑,是当初挖取粘土,烧砖筑墙时留下来的。此时近千人在坑底浇筑水泥混凝土,一边进行加固一边进行防水防漏。
几个已经做好,防水防漏的小水泥坑中,已经有原油在往里面灌注。
这些水泥坑便是原油的临时储藏地。建成之后上面会,覆盖铁皮钢结构顶棚。
最后浇筑水泥,埋于地下。起到防火防盗,保温的作用。
而坑里插着的钢质水管就是将这些原油全部抽取,通过蒸馏工厂逐步加热,分离出最上层的轻质汽油,中间层的柴油,下层的重油和最下底层的沥青。
而蒸馏工坊的旁边依然有几百人个人在里面挖坑。每个坑都在5百立方。
以后这些坑将会内置钢制存储罐。分别用于存储汽油,柴油,重油。最后也是上盖封土,恒温,防火,防盗。
现在第1口油井日产原油,8.1吨附近。产油量实际来说并不大。
并不是马如龙打井的位置没选好,而是马如龙特意选择这个打油点。
因为后世1961年4月16日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村附近,打出了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华八井,日产油8.1吨,标志着胜利油田被发现。
而马如龙打的这口井的位置就是后世的华八井,因为目前他的炼油能力并没有多大,所以打这一口井就选择了产量不高的华八井的位置。
而马如龙的打算,也是通过第1口井锻炼一批队伍,经过半年的时间操作锻炼之后,明年再打第2口井时,队伍再进行操作和运营也就能够驾轻就熟的操作了。
马如龙站在炼油车间里,看着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手里边拿着说明书,边对应着操作设备,小心翼翼的将额定日炼化300吨的原油的蒸馏炼化设备,仅仅开动到炼化能力的10%都不到。
然后又是一遍又一遍的检查流程和操作是否正确。
当然这也是马如龙要求的,因为大家不熟悉,那不能够现在就以满功率运转。
先以最少的量进行试验性生产。让大家互相磨合熟悉后,再慢慢加开多个蒸馏炼化设备。直到满负荷运转。
因为自己的6艘柴油机海船,要到8月中旬才能够建造完毕。
看到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马如龙再次坐上,海船回到了自己的工坊。
因为他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制作钢制的机床,铣床等工业母机设备。
从生产第1批的钢材到现在也接近快一年了。那些用作于机床铣床的钢板中的应力也释放的差不多了。
这些钢制的机床,铣床设备,必须是要由马如龙自己亲自制作的,因为这决定了接下来加工机械的精度。
如果机床,铣床的自身精度不够,那加工出来的东西,产品精度就会更差。
马如龙只是发布了一个命令,那就是6月底以后所有的1000多艘海船,进入黄河的内河,沿黄河内河前往西北方向,
因为今年是崇祯元年(也就是第一个完整年),陕西附近,河南部分地区,都会爆发旱灾,所以用这些海船去接些难民回来,扩大自己的有生力量。
同时也是规避南海地区进入夏季的台风袭击。
第82章种完红薯采石油[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