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7章魏老头忠奸[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还是那个呼风唤雨,勾心斗角,心狠手辣的大太监吗!

    马如龙心中回忆着魏忠贤的资料。

    魏忠贤,1568年出生于河北,从小调皮捣蛋,整天和小混混待在一起,无论是喝酒赌博,还是骑马射箭,他都通晓。

    此外,魏忠贤17岁娶妻,家中有几亩薄田。

    据史书记载,22岁那年,魏忠贤“与群恶少博,不胜,为所苦,恚而自宫”。

    仅仅因为一次赌博失意,魏忠贤就当了太监,这个魄力和狠劲可不是一般人能拥有的。

    马如龙也是心中感叹,老魏是个狠人!

    那为什么一个太监就跟大臣们干起来了,而且是跟朝中的大臣集体对立。

    能和大臣们集体对立,显然魏忠贤他就不是大臣那一伙儿的。

    同时如果皇帝和大臣们是一伙的,那魏忠贤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否则你既和大臣们对立,在宫里又和皇帝对立,那你还活个屁啊!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魏忠贤是跟皇帝是一伙的,那也就很简单了,那皇帝反而是和大臣们也是对立的。

    那魏忠贤到底干了什么事,让大臣们对他如此恨之入骨,恨不得吃其肉,啃其骨。

    其实就是一件事,那就是税收问题!

    核心是收谁的税!!!

    魏忠贤掌权期间,加重对工商业税收、盐税、海关税和矿税的征收,从而增加了政府的国库。

    这些税收是谁出钱呢?

    当然是文人和商人了,也就是文人阶层和商人阶层。

    因为哪个官绅,家里不是店铺林立,田产万顷。

    那作为文人和商人的代言人,朝中的大臣们当然是绝对不能够,允许在自己身上割肉给国家补充国库的奉献行为了!

    实际上,魏忠贤的赋税政策起到了积极效果,明朝军队没有出现欠军饷的现象,军队还能防守。

    和后面的崇祯帝的赋税政策直接导致农民破产流离失所,明朝军队欠军饷严重并爆发了3次军队暴动,崇祯七年,国家就经济崩溃,形成了鲜明对比。

    其次从执政能力角度分析。魏忠贤执政期间,国库充盈。河南发生饥荒,魏忠贤从国库拨款救济,有效的阻止了农民起义爆发。

    马如龙的脑袋微微的晃了晃,将思绪拉回到眼前,嘴角微微翘起,然后转身离开。

    路上边走边哼着小曲,心中暗笑,还是崇祯皇帝好呀,不收商税!

    实际上不是不收,只是没人催收,所以官绅地主根本就不交,或是少交。

    以茶税为例,唐朝时期唐宣宗时期是80万贯(80万两)。

    北宋时期茶税的收入是300万贯,也就是300万两。

    到南宋时期,因为丢了北方税基础,加大了茶税的增收,收入变成了700万贯,也就是700万两(税收的比例是35%)。

    蒙元时期,达到了敲骨吸髓的极限征收茶税1,250万两(50%,接近烟草,80%以上都是税)。

    而明朝万历时期,茶税全国不足5万两。

    到崇祯时期,年茶税变成了462两(找来找去数字很多,几两都有,反正不超过万两!)。

    想不到吧,震惊了吧。

    马如龙,边走边笑,嘴角微微翘起,还是崇祯皇帝牛逼呀,否则自己这么多产业,一年光交税估计也要几十万两吧!

    马如龙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看到崔鹤进来,揽住她的细腰,一把抱入怀中。

    任由鹤夫人坐在自己大腿上轻轻扭动。

 &nbs

第77章魏老头忠奸[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