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佣兵为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5章 水泥妙用[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盔甲的大量产出,马如龙并没有停手,这两天的时间马如龙一直在想,给自己的护卫队装备什么武器。

    首先武器不能太招摇,毕竟自己护卫队不是军队,要是拿着长刀穿着盔甲,别人肯定以为这是要造反了。

    所以兵器不能太长,但是冷兵器时代不长不占优势,打起来就吃亏了。

    最终马如龙选择一种棍刀的兵器,这种兵器外形是一个圆棍。

    完全反接全长:76.8cm

    刃长:49cm

    接长:125.5cm

    管径:3.5cm

    刀厚:0.4cm

    刃宽:2.5cm

    棍刀的管径直接由2毫米的钢板卷成嵌套两层焊接而成(两层为了配重,这样动能好),接口处内挑丝口。刀柄上下皆挑丝口,平时反接就是一根短棍。用时正接就是刺刀了。

    刀身单边开刃,冲压出血槽。

    远攻兵器,钢弩。之所以不用火枪,第一还是太招摇了,第二装填速度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马如龙可以制作弹簧钢片,

    高回弹的弹簧钢片,可以大大加大回弹距离,让同等磅数的弩不次于弓(回弹距离不够,弩的射击距离就会大大减弱),同时可以通过弩臂制作的小滑轮组,降低拉动时力量。

    马如龙调整炼钢配方比重,很快就制作出来50吨的弹簧钢片。

    接下来马如龙开始了研发弩箭,其实古代就有用石箭的历史,马如龙现在就是在投机取巧,因为箭头是消耗产品,而水泥有个特性就是硬度好,容易塑型,缺点是脆。

    马如龙先实验的是破甲箭头是钢的,箭身尾翼都是水泥掺入细沙,凝固后用钢弩射出去,发现飞行不稳。后修正尾翼角度后,将细沙研磨细腻再加入,成功解决。

    只是射击击中标靶的瞬间,箭身就碎了,水泥四溅,这样就消减了动能冲击,想了想,马如龙在破甲头后面留了一个细长钢尾,水泥灌入后,相当于建筑物里的钢筋。

    再次射击,发现即使达到两石的力量,破甲头已经进入标靶后,水泥才开始破碎脱离。

    大弩臂,保证高回弹距离,箭头的初速度高达每秒100多米,箭重120多克。已经超过大多数手枪,箭头是三菱破甲头,杀伤力不次于燧发枪了。

    试验成功后,马如龙以此开磨具,让工人开始大规模制作这种水泥破甲箭头了。

    那边机器在钢板上冲压出破甲箭头,这边只要将破甲箭头放入模具,然后浇灌水泥。凝固后,拿出来,用砂轮打磨掉多余的水泥渣就好了。

    一人一分钟不到就能完成一个,100人一天能做几万只弩箭。只是模具不够,最终只留下20人保持每日5000枚的合格品的制作要求,

    不合格也不是不能用就是打磨水泥多了,造成尾翼不稳定,这些用于50步内的猎杀是没问题的。

    70步误差自然就大了,两种箭头分类存放,训练近距离速射时可以用第一类。

    远距离的训练就要用第二类了。

&nbs

第55章 水泥妙用[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