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三国,从落草为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8章 佛说[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意了。早知道自己坐守合淝,让蒋济去追赶关羽岂不妙哉?

    司马懿道:“儁乂言之有理,请张郃将军留在后方据险而守,以防敌军从后夹击。我自前往六安城增援。”

    张郃见司马懿身边并无名将辅之,而司马懿本身又是文官出身,倘若真的遇到关羽的伏兵,恐难幸免。于是劝道:“太尉可在此处设伏,以待李奇派来接应的部队,郃自率一军去增援六安城。”

    司马懿义正言辞的说道:“懿为主将,岂有落于后面之理?增援六安城乃是懿之职责,万死不能辞。”

    遂坚持留张郃在后方防备李奇的接应部队,自己率军追赶关羽去了。

    在这个时代,敢于正面怼关羽的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没脑子的;另一种,乃真忠勇之士也。

    此刻在张郃的心目中,司马懿固然就是属于后者:真勇士!

    司马懿率军在前,有亲信部将自从听了张郃的分析之后,觉得硬怼关羽实在是太冒险了,便拍马上前,低声私问司马懿道:“太尉,如果我们在途中真遇上了关羽的伏兵,如何迎敌?”

    司马懿也低声答道:“我们的任务是增援六安城,而不是歼灭关羽部。既便关羽在途中设伏,你见过袭击前军的?”

    亲信部将:“……”

    一般来说,埋伏的目的是要出其不意,给敌军制造混乱。

    如果正面袭击前军,那算哪门子埋伏?

    所以一般伏击都会放过前军,袭其队伍的中腰位置,或者烧劫其后部的粮草辎重。如此一来,前军统帅在道路狭窄,军士混乱的环境中很难折返回来指挥战斗,使得万人大军成为了无头的苍蝇,不见旗号,不明方向,自相踩踏以至死伤无数。

    司马懿经过张郃这么一提醒,知道自己这次不应该出门的,但是已经出门了,又不可能回去。

    在战局与自身安危的两难处境中,司马懿果断的打算选择后者。

    他打算在关羽袭其中腰的时候,撒丫子往前跑,料想关羽在收拾了混乱的魏军之后,已经追不上自己了。

    至于张郃,那就自求多福吧。

    如果关羽在伏击之后继续往六安城方向前进,张郃或能幸免;

    如果李奇没有派第二支接应部队,张郃也能幸免;

    如果关羽只是为了歼灭魏军的有生力量,得手后便回合淝营寨,而李奇同时又派出了接应部队,那么张郃就很有可能面临关羽和后方接应部队的夹击。

    这才是司马懿大(P)义(脸)凛(不)然(要)走前面,把张郃留在后方的真实目的。

    其实司马懿也可以带着张郃一起走,但他觉得张郃跟自己不是一路人,未必会丢下部队不管。那样的话,会连累到自己的。

    佛说: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道说:死道友不死贫道;

    耶稣说: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行走;跟从张郃的,将永坠黑暗。

第398章 佛说[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