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让你励精图治,你去养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八章: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此话落下,漫长寂静。

    失去至亲的孩子,恋恋不舍的看了眼身后院子里的一切,仿佛是在跟这一切告别。

    对于这个孩子而言,皇帝似乎是一个很高很虚幻的称呼。

    但对于他而言,他并不理解这代表着什么。

    在他的眼中,那个站在门口的将军,只是他接下来报仇雪恨的领头人。

    伴随着这个场景的结束。

    这一篇的戏曲也告一段落。

    可此时场中的那些人,却久久不能回神。

    在场的,大多数都是京城中的权贵。

    但因为北京城的特殊性,这里的权贵虽然完全可以说的上是整个大明朝最顶尖的存在。

    可他们不像是南京。

    更不像原本北京城,也就是元朝大都得那些权贵。

    他们属于一个新兴的权贵阶层。

    所以他们很大一部分人或者说他们的父辈,都是经历过那个战乱年代,并且身处其中,体验过那种水深火热感受的。

    所以当这样一群人在看到这一幕时,那种感受愈发的契合。

    尽管这一段的戏曲与之前讲述太祖皇帝时的戏曲有很大的别差,并且在内容上也没有之前那一段来的更加直观和富有期待。

    但那也只是跟太祖那一段比起来。

    如果单论这一段的质量,是完全可以跟现世流传的所有戏曲来作比较的,甚至在期待感的营造上,要比所有的戏曲都更加浓郁。

    当然,这并不是说戏曲没有价值。

    戏曲能够流传至今,肯定是有其价值的。

    但如今那舞台上所表演的戏曲,其实从本质上已经区别于传统的戏曲了。

    二者存在的意义本就不同。

    如今这一场的表现,与其说是戏曲,不如说是舞台剧。

    在这两者之间,自然是舞台剧的现场表达和内容的传递更加直观。

    这也是朱瞻基为什么选择这种表演方式,并且为此制定内容的原因。

    虽然他朱瞻基对于戏曲并不了解,也没有资格去评判什么。

    但戏曲在没有任何外力因素直接干扰的情况下,在后世已经被时间和事实印证了其在大众传播当中的劣势。

    这是现实。

    同时,这一场的表演,相比于之前太祖时候的故事,他所表演出来的内容要更需要思考一些。

    其内里蕴含的道理,是需要品味的。

    是需要根据本朝的一些国策去理解的。

    相反,太祖时候的故事,则更加的贴合现实,是被时代和世事推着走的。

    所以要更加容易理解一些。

    毕竟那样的事情在民间并不少见。

    就发生在老百姓的身边。

    所以最终在表演结束后,在场的这些观众们并没有像之前时一样,在短暂的愣神后,便是满满的期待和兴奋。

    而是持续的寂静,持续的思考。

    整个现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半点的动静。

    这些权贵们是这个朝代国策的见证者,甚至是参与者。

    很多时候他们对于皇上和朝廷的政令和举措无法理解。

    虽然表面上也能说那么一两句,但其实他们是没有直观感受的。

    比如说这打仗。

    说起来都知道,是边疆被袭扰,百姓流离失所。

    可有多少人清楚,这简单的一句话,其背后是什么样的人间炼狱?

    他们不知道。

    尤其是那些读书人。

    他们知道,又不知道。

    清楚,又不那么清楚。

    可如今。

    这一切,却被那些戏子们在这舞台上淋漓尽致的,赤裸裸的表现了出来。

    你们没看过。

    去不了。

    好,给你们看看。

    给你们当中很多从南方过来的朝廷命官重臣们瞧瞧。

    瞧瞧这边疆,瞧瞧这边疆百姓们到底是在经历着怎么样的生活。

    他们都很努力。

    其实和你们这些人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他们也在努力的往好的方向发展,他们不懒,他们也很勤恳。

    可他们要面对,却不仅仅只是一个勤恳的要求。

    他们想要活下去,还要无时无刻的面对那些外邦敌寇的袭扰。

    都想休养生息,都想过好日子。

    可谁不想呢?

    那些边关边疆的百姓也想。

    他们也像你们这些出生于中原江南地区的人一样,他们都想。

    他们也在缴纳着朝廷的税收。

    可为什么,你们可以好好的生活。

    他们却不行呢?

    太平、安稳,谁都愿意。

    可敌人不愿意!

    所以,想要太平,想要安稳,只有拿起刀。

    用将士们的鲜血去捍卫他们的太平和安稳。

    在场这些观众们在看完这一段后,感受很大,感想很多。

    但最多的,却是那坐在会场角落中,看似平平无奇一老头的朱棣。

    他是这一切的策划者。

    他是这个时代王朝的‘设计师。

    没有人比他更清楚他为什么要打漠北。

    他为什么要‘穷兵黩武。

    不惜花费亿万,也要率领大军亲征漠北。

    他为的不是自己,为的是这天下百万万的百姓。

    可当他要动兵时,太子不同意,朝臣不愿意。

    甚至于那些习惯了享乐的武将们,也不愿意。

    天下人都在告诉他,要与民耕始,要让天下休息休息,要休养生息。

    可他就算是顶着这么大的财政压力,这么多人的反对,天下无数人的抗议。

    他依旧要做。

    他在燕地生活了很久。

    他清楚边疆,更清楚边疆百姓的生活。

    打不退豺狼,哪里来的太平和安稳。

    北方的狼崽子们正是虚弱的时候,若此时不动他们,此时不拿下他们。

    难道要等十年后,百年后,他们强大了,越过长城冲进家里吗?

    相比于世人,他朱棣看到的是未来十年,二十年,五十年的事情。

    所以,当老头子朱棣在看到这一段,看到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理解他几十年皇帝生涯的举措时,老头子心里头的感受可想而知。

    尽管这一段的演出内容中,并没有太多的话,也没有太多用文字表达的东西。

    甚至于没有表演出多少的内容。

    可当那舞台上的少年将军说出‘我是朱棣!跟你一起杀敌报仇的朱棣!时,老头子的眼眶湿了。

    他仿佛看到了曾经那个为国征战厮杀的少年将军。

    仿佛看到了自己年少时的赤子之心。

    看到了曾经就那么赤裸裸发生在自己眼前的血腥画面。

    那表演中的场景,在那边疆并不少。

    甚至于说这是沧海一粟。

    当他朱棣为何那么记恨漠北的狼崽子,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这样的画面。

    他不知道自己要用什么样的话来欺骗自己去做什么太平君主。

    他清楚,世人很多都不理解他,甚至怨恨他。

    也没有办法站在他的处境上去思考问题。

    可试想,如果他愿意,他站在自家老头子打下来的这些江山上,他怎么就不能做一个世人眼中的明君圣主?

    他可以。

    他完全可以。

    说两句好话,说两句好听的。

    搞点文绉绉的东西,搞出一副盛世景象。

    与士大夫共天下。

   

第一百七十八章:你生了一个好儿子啊![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