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纨绔皇子,被李二偷看日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祐比李世民更可怕?[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对于李世民的套路,李?了解得够多了,一旦自己开口回答了,那这事多半就落在自己的身上。

    作为一名奉行能躺平绝不站着的原则,李?很自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样子。

    “父皇,事关世家门阀,此事太过重要,儿臣毫无对策,还是让朝中肱骨大臣来处理吧!”

    “比如杜如晦杜大人,儿臣就觉得很合适!”

    果然不出朕所料。

    相处这么久,父子两个相互都是比较了解的,李?不接招。

    当然要是接招,他就不是李?了。

    对此李世民也不生气,反正办法都拿到手了,既然李?自己不站出来,那么就别阻碍自己装逼了。

    “既然如此,?儿你就先退下吧!”

    “记得去你母亲那里请安,多陪陪她。”

    “是,父皇!”

    李?立马转身开溜,速度极快,眨眼的功夫就没影了。

    很快,甘露殿内就只剩下了李世民、杜如晦,就连宦官、宫女都被李世民赶走。

    “克明。”

    “陛下!”

    说实话,此刻杜如晦有些紧张。

    要知道陛下和他们商议国事,很少会屏退宦官、宫女的,往往这样做定是有重大事情要安排。

    上一次这样做,还是玄武门之变前夜!

    而且那一夜,李世民召见的可不止他一个人呐。

    所以杜如晦又紧张又兴奋,紧张得是陛下定是有重大事情安排,兴奋的是这件事情只安排给他一个人!

    “朕打算重新编撰氏族志!”

    尽管李世民说话语气平和,但杜如晦却感受到了不一般的意味。

    编撰一本《氏族志》,这件事情本身没啥特别的。

    可加上李世民如此慎重那就很不一样了。

    “陛下可否说得更为具体一些。”杜如晦想了想,还是没有想到李世民重新编撰氏族志的用意。

    李世民笑了笑,便将刚刚从李?那里听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的又讲述一遍,记不清楚也没有关系,他悄悄拿出日记副本照着念,反正日记副本和奏章差不多。

    听完李世民的介绍,杜如晦直接原地呆住。

    “克明,你以为如何呀?”

    李世民开口询问这才将杜如晦拉回现实。

    “陛下圣明啊!”

    杜如晦激动得直接对着李世民深深一拜。

    “一旦氏族志编撰出来,山东氏族便不是超然所在,对于削弱山东氏族的影响力有很大的作用!”

    “另外这也能够打破山东氏族联盟,让他们不再是铁板一块!”

    “只是陛下,想要将氏族志编撰出来,且能够让天下百姓认可,这可不容易,选择编撰的人更是重要!”

    “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选?”

    李世民笑着点点头,“克明你担心得很对,编撰氏族志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选择合适的人!”

    “朕打算让申国公、太傅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备涸穑?憔醯萌绾危俊

    杜如晦听到这四??人的名字,略加思索便明白过来李世民选择这四人的用意,当即高呼道:“陛下圣明!”

    “高士廉四人代表了大唐各方世家门阀,由他们四人联合编撰,相比没有人敢说啥!”

    “嗯,朕的确是如此考量!”

    李世民点点头。

    此刻杜如晦心中的怨气彻底消散,感叹道:“陛下所想到的计策,比臣想到的好太多了,难怪陛下会否定臣的建议。”

    作为谋臣,杜如晦还有些挫败感。

    “克明,其实你的那些计策很多也是可行的,咱们到时候找到合适的时机也一起使用!这个氏族志朕虽然是让高士廉他们四个编撰,但还得需要?美窗压氐模

    李世民见杜如晦有些沮丧,连忙宽慰道。

    “多谢陛下体谅,请陛下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杜如晦当即保证道。

    “很好,那就赶紧召集高士廉四人入宫吧,这件事早点落实下来,朕才能安心!”

    在没有其他办法对付世家门阀,而且又不能直接对世家门阀来硬的时候,这本氏族志的编撰就越发重要!

    很快高士廉四人就被叫到了甘露殿,李世民很仔细的给他们一一讲述关于《氏族志》的重要性,终于是让高士廉四人充分理解了他的意图。

    虽然高士廉四人代表着大唐各个地域的氏族集团,但是他们在皇帝的威压下,只能选择乖乖配合!

    有了李世民的亲自指导,杜如晦作为总负责人,高士廉四人落实具体编撰。

    和字典不同,氏族志简单一些,仅仅用了十天就编撰完成。

    李世民审阅完初稿,修改一些细节之后,在第十三天的时候,正式的《氏族志》被印刷了出来。

    同一天,李世民在朝会上将《氏族志》公布出来。

    文武百官皆是为之震惊!

    当看到氏族志内容后,有人高兴,有人皱眉,也有人差点没吓得晕过去。

    高兴的自然是围绕在皇权周边的关陇贵族,他们是和皇帝深度捆绑在一起的,这一次氏族志狠狠拔高了他们的地位。

    而皱眉受到惊吓的,主要是山东那些门阀世家,他们成为了这次编撰《氏族志》的最大输家!

    原本在《氏族志》出来之前,山东氏族可以说是最顶尖的世家门阀,可随着《氏族志》的颁布,他们直接被划归为了三等!

    以李唐皇族为首,外戚次之,关陇贵族为二等,山东氏族崔民干被降为第三等!这是何等耻辱!

    本来太原王氏正和其他家族商量好联合向长安方面施压,让李世民不敢轻易动他们,可等他们几个家主商议好,正准备行动的时候,朝廷突然公布了《氏族志》,这一下直接就把这些世家门阀给干懵了。

    先是不愿意相信,接着又极度愤怒,但最后渐渐平静下来.....

    贝州,也叫清河郡。

    乃是清河崔氏的郡望。

    汉末时崛起为关东望族,魏晋时期冠冕相袭,南北朝时进入鼎盛时期,并在北朝初年达到极盛,北魏孝文帝时入“卢崔郑王”四姓高门;唐代时位列“七姓十家”,出宰相十二人,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并称为“崔卢”,在社会上享有极高的

第二百七十二章 李祐比李世民更可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