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7章 赵云眼中的长安城[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嘎吱嘎吱。

    城头传出绞盘绞动铁链的声音。

    长约十米的吊桥,从斜立状态缓缓降下。

    城门口这段护城河的宽度约莫三十米,在正对着城门的位置,修了一截长约二十米的石桥。

    石桥从西向东延伸,在距离东面的河岸还有十米左右之时,突然就中断了。

    这一段距离,需要使用吊桥来连接。

    看着这种设计,赵云脑子里面,自动地演练起了对于这座城门的攻防战。

    若有敌军来袭,吊桥肯定会被拉起。

    竖起的桥板,还能挡住城门洞的正方向。

    若城中需要出击,可以直接打开城门,让士兵在城门洞里聚集。

    因为桥板的遮掩,敌军无法对城门洞里的士兵进行远程打击。

    然后突然放下吊桥,出城的士兵踏着桥板冲杀过去。

    若敌军使用长木自行架桥,也是很困难的。

    首先,每根长木都得十米以上,才能搭上对面的河岸。

    其次,石桥中断的地方距离城墙很近,谁敢站在这里搭桥,谁就会成为弓箭和投枪招呼的对象。

    居高临下的投枪十分有力,即使使用包铁大盾将其挡住了,持盾者也会被震得手臂发麻,无以为继。

    若是城上的投枪接二连三投下,持大盾者也会被扎成刺猬。

    持大盾者一死,其余人全是待宰羔羊。

    所以,攻打这种城门之时,单单是为了过桥,就得付出巨大的代价。

    事实上,对于城门的情报,赵云也是提前了解过的。

    长安城共有九座城门。

    除了南面中央的安门,其余八门,外面都有吊桥。

    安门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位于长安城的南北中轴线上,连接安门的街道叫做“章台街”。

    在西汉时期,章台街的中央是御道,安门只供皇帝出入。

    为了让皇帝的车驾行驶起来更加稳定,就在安门外面修了一座宽大的大石桥。

    但东汉初年的时候,长安因为两度战火,变得十分破败。

    光武帝刘秀就舍了长安,定都洛阳。

    长安城中长期没有皇帝,章台街御道和安门也就变得寻常起来。

    平日里,安门一直都是敞开着的。

    石桥宽大平坦,十分便于马车的行驶。

    大量的载货马车,以及权贵的马车,平时都从安门出入,使得安门十分繁忙。

    若是要以突袭方式进入长安城,先派人在安门城门口制造骚乱,让城门不能及时关上;再以战马高速突击,是有机会一鼓作气入城的。

    当手中还有五千骑兵之时,赵云想过这种方案。

    不过,他现在只有两千骑,这个方案就成了一个蠢主意。

    两千骑兵入城,哪怕他有两千具连弩,两万多支弩矢,也必定陷在长安城中。

    长安城中可不光有三万多守军,世家豪族家中还有无数私兵。

    因此,即使入了城,赵云也得取巧。

    就在这种思索之中,赵云紧随在王国身后,不慌不忙地入了城。

    马谓并未下城迎接王国,只是派了一员军司马过来,引领着王国身后的大队人马前往城中的客军营。

    长安城过于巨大,四个方向都有客军营。

    邓贤早就得了赵云的吩咐,带着两千作夏军装扮的骑兵前往客军营去了。

    随着王国而来的那一千骑兵,也与夏军一起。

    王国则带着赵云及三百名“亲兵”,直奔马腾的帅府。

    他们入城的这条街名叫“横贯驰道”,是一条又

第647章 赵云眼中的长安城[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