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赵云,开局获得后世记忆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44章 夏国石油工业的起点[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战报上说:

    赵云下达命令的第二天上午,武安国率精骑进入汉阳郡内。

    马津率众投降,并连写数封亲笔信,帮忙劝降了其余城池。

    两日之内,汉阳郡全面易帜。

    从第二天起,甘宁以水军护送夏国文官上任,在各县初步建立统治。

    第二天傍晚,武安国和郭嘉自街亭向北翻越陇山,于第三天早晨赶到萧关。

    萧关副守将鲁同,早已被安全司策反。

    鲁同配合裁决司的人,第一时间绑缚了守将,杀掉了反对者,向武安国献关投降。

    此外。

    郭嘉说,在萧关关城之内,发现了一种火油。

    因为鲁同投降,这种厉害的东西才没有落到武安国的先锋军身上。

    郭嘉询问鲁同得知:

    火油来自北地郡某处,是一种从石头缝里流出来的东西。

    点火即燃,烟雾很大,且烟雾有毒。

    郭嘉建议将此物交给科学院,让科学院研究可以用来照明的灯油。

    赵云看完整份战报,不由得哑然失笑。

    对于汉阳郡能够被轻取,他一点都不奇怪。

    毕竟,郭嘉和戏志才两人早就盯上汉阳郡了,还有安全司和裁决司协助他们。

    安全司利诱,裁决司杀人。

    被利诱者不去说,光是被裁决司干掉的顽固分子,就达十二人之多。

    一个郡而已,重要官员也就二三十个。

    直接被杀掉了一小半,其它官员哪里能不惧怕?

    萧关的战略位置相当重要,郭嘉和戏志才当然也不会放弃。

    占了萧关,就获得了从西北方向进入关中的出口。

    萧关以西的安定郡,萧关东北的北地郡,全都成了夏国的囊中之物。

    至于郭嘉所说的火油,根本就是石油。

    赵云一直都不知道,在北地郡竟然也有石油,还是直接渗出到地表上的。

    若能从石油里提炼出煤油,夏国的缺油问题就可缓解。

    目前,夏国的灯具,一小半用的是动物油脂,一大半用的是桐油。

    对于桐油的使用,是从四月份才开始的。

    当时,赵云发现每到夜间,枹罕街头就没有几个灯笼,显得一片昏暗,不由得很是奇怪。

    一问方才知晓,大家都在使用动物油照明。

    动物油稀少,价格就很昂贵。

    寻常人家,连一盏油灯都用不起,更没有财力在家门口维持一个灯笼。

    赵云马上想到了植物油。

    由于赵云的引领,夏国此时已经开始榨取大豆油。

    但是,夏国的底子很薄,大豆全都从外地购入。

    榨出的油也不多,价格也相当昂贵。

    思来想去,赵云想到了桐油。

    他让经常在山林里钻的侯光爷孙去山林里寻找,非常幸运地找到了大量桐油树。

    长年没人采摘桐油果,每颗桐油树下都堆着厚厚一层果子。

    把地上的桐油果捡起来,就得到三四千斤。

    桐油果数量太多,使用食物油榨取设备已不合适。

    科学院利用水力冲锤进行改造,造出了桐油果榨油机。

    有了大量桐油的支撑,枹罕城晚上的灯笼就多了,渐渐有成为不夜城的趋势。

    而在其它城市,依然要为晚上的照明油料而苦恼。

    郭嘉在枹罕生活了相当长时间,后来被调往西县,想必是发现了西县晚上缺少油料的痛点。

    知道火油能够燃烧,立即就联想到了灯油。

    郭嘉多半亲自试过火油。

    发现它多烟还有毒,并不能直接使用,这才请求赵云给科学院下

第644章 夏国石油工业的起点[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