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为了子孙不再打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道。
“好了!先师为此剑取名自有考量,我等在此猜测也没什么意义上,莫要再争辩。”最后还是老夫子发话,打断了这场越辩越歪的争论。
众人也借坡下驴,连忙转移了话题,聊到了农耕上。
夫子看着广阔的田原已经抽出了绿芽,忍不住感叹道:“有此良田,想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哈哈……不错!”嬴政笑道,“夫子有所不知,这田中所种的乃是一种高产粮种,亩产是以往的数倍,原本可养千人的良田,现在可养万人之众……”
“高产粮种?”夫子听到这话,差点没纠断了自己的胡须,一脸惊愕。
“不错,朕已计划将此粮种推行至整个大秦,有此粮种在,相信十几年后,大秦人口将会翻上几倍,有了人便有了强大的军力,北方匈奴,南方百越,迟早有一天会倒在我大秦兵马铁蹄之下。”
“唉——”夫子确实长叹了一声,道:“陛下,有此粮种确实是好事,但陛下有没有想过,如今天下初定,正是民生恢复的时候,若是再起战端,于国不利,于民不利啊!”
“夫子,此话我倒是不敢苟同。”还没等嬴政回答,易青抢先开口道。
嬴政见状,便没有再说,任由易青发挥。
“匈奴犯我中原百年,每次一有灾荒,便成群结队犯我边关,致使大秦无数百姓财物被抢,甚至身陷敌手,终生为奴,如此恶行难道我秦人便能放任不理吗?”
夫子闻言,摇了摇头道:“匈奴犯关确有不假,但公子可有想过,匈奴犯关,侵扰的只是一地一部分百姓,但擅动刀兵,受累的却是所有百姓,动的是大秦根本,孰轻?孰重?”
易青一笑,也感叹似的道:“诚然,世间之事,两害相较取其轻是为明智。但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对于夫子来说,边关百姓是细枝末流,自然没有全天下百姓重要,但对于我大秦而言,每一个普通百姓都是一条支流,正是有了他们,才有这泱泱大秦,才有这千年华夏一族,舍弃任何一人都难以为国。”
这一词一句,应的正是后世现代社会的理念,国家国家,家的存在组成国,国的存在守护家,身为统治者,既要纵观全局,也要呵护每一个小家,这才是易青那回不去的理想国度。
旁边的嬴政看着他有些发愣,眼神中有种莫名的情绪,这不是父看子有成的欣慰,倒像得遇知音的欣喜。
夫子等人也似乎被易青这番言论镇住了,一时没有言语。
但易青没有罢休,继续道:“不谋一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夫子只看到了我秦人兴兵北伐,看到无数将士战死沙场,看到了村村戴孝,户户缟素,但是否能看到匈奴平定,未来数百年,千年的和平稳定?“
说到此处,他似乎想起了前世学习的那一段民族悲歌历史,有感而发道:“我们打仗,并不是穷兵黩武,也不是喜欢打仗,而是为了后世子孙不再打仗,灭六国时如此,现在打东胡匈奴也是如此。”
这话,易青第二次说起,第一次说的时候是在穿越而来的寿宴,当时只是浅尝辄止,或者说忽悠嬴政和一众朝臣,而今再度提起,却是有感而发,真情实意。
夫子沉默了许久,儒家众人也沉默了许久,所有人都在看着易青。
最后,夫子语气中似乎带着几分惭愧的道:“没想到,却是老夫目光短浅了,经公子此番提点才恍然大悟,好一句‘为了不让子孙再打仗,如此眼光和格局,老夫佩服!”
说着,他郑重的朝易青和嬴政行了一礼,道:“儒门之学,为治世之学,今后陛下和大秦若有用的到老夫和稷下学宫之处,还请尽管开口。”
第97章 为了子孙不再打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