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隋末当皇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章 檄文[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方胡虏,凡有敢犯者,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兹以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以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

    当然,这边檄文是小改了万历的檄文,不过也算是恰当。

    虽然高昌不是朝鲜,但是西突厥,比小日本还要蛮横。

    也就是现在,双方隔着大漠草原,漠北之地隋朝也只占领了一条线,如果想西扩张的话,必会与西突厥产生冲突。

    战争则不可避免的要发生了。

    把檄文送给内阁,让萧首相再修改一下,没问题的话,就发布出去。

    杨正则是到了刚修建的奶牛厂和搪瓷厂参观。

    搪瓷工厂还正在修建,是放到新城那里的。

    奶牛厂,则是直接在定襄旧城找了处院子,改建城了牛棚。

    也比较简单,打通房屋中间的通道,然后添加一些设备也就行了。

    至于奶粉厂,用的时间比较久,需要用电,所以也一起放新城那里去了。

    杨正先是兑换了两百头公牛和八百头母牛,准备生产牛奶,并且培养奶牛。

    刚开始杨正还以为兑换出来就有牛奶喝了呢。

    后来发现,需要等牛怀孕,生产之后,小牛满月的时候,把小牛移走,然后才能挤奶。

    得,看来喝上牛奶,好要等很长时间了。

    不过这段时间也好,正好可以修建好奶粉厂和牛奶厂了。

    牧民也已经招募好了,对于这份工作,牧民还是很开心的。

    反正只要按时打扫喂养也就行了,比在草原上到处风吹日晒的,要好的多。

    当然,最重要的就要说是兽医了,这个时候牛羊有病,可是没办法治疗的。

    幸好军中有兽医,杨正抽调了几个过来,而且也配上了常用的药物,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负责照顾奶牛。

    见到奶牛生长很好,杨正也就放心了。

    接着和如兰和就明年养殖场的发展,交换了意见。

    因为有了牛,那就要有优良的饲料,只喂养大麦等是不合适的。

    于是杨正准备明年让各地,推广种植优良的畜牧业用草。

    比如玉米草、黑麦草、皇竹草,每亩生产几万斤,现在没有化肥,生产万斤也没问题的。

    这样一亩地,就可以多养殖好些牛羊。

    草原的流动畜牧,也要想圈养改进,当然,这是个漫长的过程。

    首先在汉人里推广,还是比较简单的。

    土豆种植也需要控制,一直种下去,容易土壤退化,产量降低。

    报纸要加大宣传力度。

    安排好了这些事情,便前往新城,开始检查起了搪瓷工厂和奶粉工厂。

    搪瓷投资厂投入不比奶牛厂低。

    奶牛厂主要是牛贵,一千头上千万,加上几千万的牛奶和奶粉工厂,价值不菲。

    搪瓷厂设备还没有安装,因为厂房还没有建设好。

    从新城抽调的工匠,已经开始按照图纸施工了。

    几年的水泥钢筋使用,也培养出了一批熟练掌握混凝土技能的工人,施工也已经比刚开始的时候,要快很多。

    招募的工匠则是正在培训之中,毕竟搪瓷工艺,还是需要掌握的,里面的操作机械,也是需要操作,需要维修的。

    “参见陛下。”得知皇帝来新城,定襄的知府很快便来汇报工作。

    因为漠南巡抚杨善经调往大青山修建烈士陵园去了,所以现在新城工地的主要负责人,除了内阁,就是这位陈宇知府了。

    “免礼。”

    “新城修建出现问题了?”杨正问道。

    “回陛下,没有。是有事情汇报。”

    “嗯,说吧。”

    “回陛下,陛下主持的政务人员的小区,已经修建数栋房屋了。而且已经加急装修好了一座,所以请陛下参观指导。”陈宇赶忙说道。

    “哦,已经修建好了样板房?行,现在过去吧。”

    杨正见到这里工厂也没什么事情,便和陈宇往皇城的小区走去。

    “这里是几等的?”杨正问道。

    “回陛下,一等的庄园还没有修好,现在刚修好数座七等的房屋。”

    对于赏赐的房屋,内阁也是按照级别,分了一等到七等。

第233章 檄文[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