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篇(6)[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李牧。\n 长平之战,那一幕又上演:离间计。\n 秦始皇用离间计的同时,又拿钱财贿赂赵相郭开等人,让这些人为秦国助攻,除掉李牧。\n 赵国邯郸流传一个谣言:李牧欲叛赵,并与秦国达成协议,共同亡赵。\n 赵王迁听了,很害怕,召集郭开等人商议对策。\n 郭开等人,也忌惮李牧军功。此时的李牧是武安君,若再败秦,郭开的地位不保。再加上,赵国太弱,秦国很强,这些人也要为自己谋出路。赵国可以亡,他们不会为赵国去死。\n 这些人团结在一起,以李牧、邯郸为礼,献给秦国,为以后谋条生路。\n 当赵王迁质疑李牧的时候,这些人也跟着起哄,说李牧不满,有谋反之心。为了坐实李牧之罪,不惜捏造罪名,蛊惑赵王迁。\n 按年龄推算,赵孝成王在位二十一年,继位时候,还没到主政的年纪。赵悼襄王是赵孝成王第三个儿子,继位时,也未立冠,在位七年,就死了。赵王迁继位,应该还是小孩子。\n 及至,秦始皇灭赵,赵王迁当了六年国君,或许成年了。\n 面对国破家亡,赵王迁早已经没了主意。再加上,郭开等人助攻,更是方寸大乱。尤其是赵王迁下命令,让李牧出战,李牧不听诏令,更让他惊恐。\n 赵王迁效仿祖父赵孝成王的方法:换将。\n 那么,赵王迁又能以何人取代军功之甚武安君李牧?\n 在郭开等人的推荐下,宗室赵葱、齐人颜聚,出现在赵王迁的面前。\n 赵葱和颜聚有什么本领能够取代李牧?\n 太史公认为,这两人军事才能是有的,但,不是力挽狂澜的名将。因为对李牧命运的同情,所以,这两人只留下了简单的信息。\n 当然,这两人能够得到赵王迁的重用,说明一点:赵王迁很信任他们。\n 赵葱、颜聚取代李牧、司马尚,赵国最高层的指挥人被替换。为了防止李牧东山再起,郭开等人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杀李牧。\n 可怜的李牧,空怀一腔报国之志,遇到一位年弱无主见的君王,没有战死疆场,却被无耻的小人冤杀。\n 正所谓:李牧亡,赵国亡。\n 赵王迁杀的不是一个李牧,而是寒了将士之心,自毁长城。\n 那么,赵王迁为什么要杀李牧?\n 有以下观点:\n 1、秦国离间计的作用。\n 2、郭开的助攻。\n 3、赵王迁太年轻了。\n 我觉得应该在加一点:韩国降将内史腾亡韩的案例。\n 赵王迁自然知道,李牧是赵国的擎天柱。赵王迁同时也明白,李牧的能力。如果李牧真的要反,赵国必将灭亡。\n 秦国的离间、郭开的助攻、赵王迁的年轻、降将内史腾亡韩,这是构成李牧被冤杀的原因。当赵王迁换下李牧,李牧不从,直接让赵王迁动了杀心。\n 李牧之死,是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结果。\n 那么,为什么郭开那张嘴,除掉了赵国两大名将:赶走廉颇,冤杀李牧。\n 我在《君王篇之秦始皇》谈及到这个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n 李牧之死,带来了连锁反应:\n 1、北地将士不服赵葱,又见信仰的军神被杀,不愿再战。\n 2、司马尚害怕被杀,携着妻儿逃亡。\n 王翦趁着李牧死、司马尚逃亡,赵国将士军心不齐,发动攻势。李牧死后,秦国用了三个月,攻破邯郸。\n 公元前228年,赵王迁献城投降,赵国灭亡。进而留下了一句令人感慨千古的话:李牧死,赵国亡。\n 这里有个问题:王翦和李牧,谁厉害。\n 从史料得知一个信息:秦亡赵,从公元前229年公元前228年,还利用了反间计除掉李牧,才取得获胜。\n 进而能够得到两个信息:\n 1、李牧战略部署和作战计划是正确的,成功抵挡了秦军强大的攻势。\n 2、王翦不能攻破李牧阵营,凭借强大的国力,也不能战胜李牧。所以,王翦想了一个办法,离间赵国君臣。在郭开的助攻下,赵王迁冤杀了李牧,才取得胜利。\n 李牧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没有输给王翦,却是输给了自己人。\n 如果是李牧率领秦军,对战王翦。获胜的人,会是谁?\n 能够以贫困之师且国内一团糟(地震、饥荒、主疑、佞臣当道)的情况下,阻挡秦国精锐之师一年多。这足以说明,李牧之将才,无愧于战国四大名将的称谓。\n 总之呢?李牧谢场的方式,不是被敌人所败,而是被自己人冤杀。李牧悲惨的命运,也令后世无限的感慨,进而发出了一句:李牧死,赵国亡。\n 李牧没有亲眼目睹赵国的灭国,或许,也是一大幸事。\n 一代名将,就此告别了历史舞台。那么,谁会成为终结春秋战国几百年乱世,开启大一统王朝的名将呢?李牧篇(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