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首篇(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公孙衍选择去魏国,也有以下几个观点。\n 1、秦国君臣的排挤、打压。\n 2、魏使邀请公孙衍去魏国发展。\n 3、魏惠王急于摆脱困境,需要公孙衍的才华。\n 4、名家惠施举荐。\n 5、公孙衍对母国充满感情。\n 我想还有一个原因:公孙衍去魏国,就能对付秦国。张仪和公孙衍,才能进一步交锋。\n 简单说,公孙衍秦相选举失败;张仪的打压、排挤;秦惠文王不想公孙衍成为下一个商鞅,对他起疑;魏国趁着公孙衍不受用的时候,前来搭桥。最终,公孙衍放弃了在秦国奋斗得来的一切,选择去魏国发展。\n 来到魏国,公孙衍开始了新的创业。因为阴晋、雕阴之战,让他名享魏国。\n 公孙衍入魏,得到了魏惠王最高礼遇,表现在两方面:\n 1、魏惠王率领群臣亲自迎接。\n 2、邀请公孙衍一起坐车,返回王宫。\n 回宫的路上,魏惠王还说了一句不记前仇的话:以前你带领秦军是如何打我,以后,你率领魏军给我打回去。\n 来到魏国,公孙衍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成为了将军,负责征伐之事。\n 有了魏惠王的信任,还有魏相惠施的支持,公孙衍开始替魏国谋划。但,公孙衍要替魏惠王解决心病:庞涓走后,魏国总是被诸侯打,胜少败多。魏国君臣,很久没有体会到胜利的喜悦。\n 针对魏国目前的状况,齐国太强,不能去惹。楚国很大,也不能惹。秦国风头正盛,也不要去惹。最终,公孙衍把安身立命之战,放在了魏国北边头号敌对诸侯:赵国。\n 公孙衍没有直接与赵国开战,而是拉拢齐国,一起打赵国。这就留下了一个有名的故事:公孙衍忽悠齐将田盼。\n 这个故事是怎样的呢?\n 公孙衍邀请齐威王,一起打赵国,并说齐、魏联手,欺负赵国是很容易:请国出五万人,不过五月而赵破。\n 齐威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以田盼为将,出征赵国。但,田盼发现事情不对劲,五万军力,是攻不破赵国,问了一句:夫轻用其兵者,其国易危;易用其计者,其身易穷。\n 公孙衍开始忽悠说:我不说容易,齐王怎么会出兵攻打赵国。\n 田盼是名将,主要的任务负责对付赵国。同时,他也是老实人,问了一句:打不下,就是欺君。事闹大了,怎么办。(今言破赵大易,恐有后咎。)\n “公之不慧也。”\n 公孙衍说了一番话:\n “魏王和齐王都是爱面子的人。我们五万打不赢赵国,为了脸面,他们会增兵。”(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难以。惧之,是赵不伐,而二士之谋困也。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夫难搆而兵结,齐王、魏王见其危,又安敢释卒不我予乎?)\n 田盼听了忽悠,赞同公孙衍的意见。\n 战事如公孙衍预料那般,并不是很顺利。魏惠王和齐威王为了大国之君的脸面,主动增兵伐赵。(恐其至而战败也,悉起兵从之)\n 这一次,对赵肃侯来说是生平最大的失败:东边输给了魏齐联军,赵将赵护、韩举惨败,丢了平邑、新城;西边丢了河西、蔺城、离石,赵将公子疵战死。过了两年,赵肃侯死去,赵武灵王登上历史舞台,群雄逐鹿。(我在《赵武灵王英雄传》讲过这些事,这里不多说了)\n 此战获胜,不仅让魏惠王尝到了战胜赵国的滋味。同时也是公孙衍入魏安身立命之战,更是他首倡合纵,取得的胜利。公孙衍用胜利证明了自己军事才能,是合格的名将,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公孙衍(犀首)又回来了。\n 公孙衍来到魏国,首倡合纵,就打赢了赵国,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那么,接下来,公孙衍还会有哪些出色的表现。犀首篇(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