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盐引商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如果给十万斤盐引,就是一千两银子的售卖额,而且食盐永远都是紧俏货,不愁销路问题。”\n 赵晨面色平静,他只是做个比喻,真的给多少盐引,还是要看朱元璋的意思,如此一来,也确实可以极大的让商税改制顺利推行下去。\n 而有了盐引,那商人们,或多或少也会积极点交纳商税。\n 朱元璋瞥了一眼,沉声询问道:“那如果给他补齐一万两银子的商税额,是不是就要一百万斤的盐引?”\n “那当然不会给他补全了,只要补他四成利润,一万两银子,补四千两银子的盐引,十万两补四万两盐引。”\n “如此做下去,也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到那时,食盐在遍地开花,必然会导致食盐价格走低。”\n 赵晨摇了摇头,一个大盐场,据他所知,后世的盐场年产量多少万吨的都有,但这个时代,一个大盐场的产量应该是有限的。\n 但一年产个百十吨,应该是没有问题的。\n “可如果那商户不要盐引,因为无法贩卖,路途遥远者,处于云南,川蜀,西北地区,乃至关中,那当如何?”\n “他们拿着盐引,跑到盐场取盐,再运去贩卖,这是不是也是一个问题。”\n 朱标思虑片刻,加重商税原本是他放在自己登基之后,准备要做的,之所以一直没有付诸行动。\n 关乎的还是民生问题,而且他一直没想好,如何让商人能够安稳交税。\n 如果所有商人都不交税,那到时候不知道要浪费多少财力,物力,精力,让人去查税额。\n “所以要在盐引上做手脚,所有商人从官府获得的盐引,盐场只认盐引,不认人,盐引上也不用写什么谁可以领取。”\n “所有人,都可以买卖盐引,如果地处内陆,路途遥远,可以把盐引变卖,如此……”\n 赵晨的话音刚落,只见朱元璋猛地起身,双手背在身后道:“如此的话,盐引岂不是要在天下流通,成为流通货物了?”\n “万一各地官府阳奉阴违,那要查下去,岂不是耗时耗力。所有人都能得到盐引。”\n 朱元璋眉头紧蹙,盐引堪称重中之重,谁能得到盐引,必须要在朝廷有记录才行。\n 不然的话,这样盐引胡乱发放,那盐场生产多少盐,都不够用的。\n “这就要从各地州府的税款上做文章,如果一个府,年商税总额在十万两银子,而他却发出去了超过四万两银子的盐引,那自然是谁发的,找谁问罪!”\n 赵晨躬身作揖道。\n 朱标微微点头,看了眼朱元璋道:“父皇,儿臣倒是认为,此事并非不可行,只是操作起来,会麻烦一些,父皇也常常教诲,万事开头难嘛。”\n “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试错改错,这条制度,既可以解决内陆食盐缺少的问题,又可以顺手增加商税。”\n “正是该做之事啊。”\n 朱标出声附和,帮赵晨解围道。\n 只见这时,赵晨朝着朱元璋的方向九十度躬身道:“请陛下,废除徭役制度,改徭役为雇佣,如此,定可尽收天下民心。”\n 徭役制度,赵晨是深入研究过的,那就是免费无偿的,直供饭食给皇帝或者是朝廷干活。\n 每年都会增发徭役,闹得各地百姓苦不堪言不说,还一点希望都看不见!第二百一十三章:盐引商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