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万寿节(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使臣团觐见,索然乏味,他们进献十捆布,朝廷截留三匹布,皇室截留五匹布,剩下两匹布,按照三倍的最低标准返礼。\n 三倍返还的是关系不好的国家,关系好的国家,那都是五倍返还。\n 可按照大明朝贡的玩法,就算是五倍返还,他们能带来的东西有限,按照价格,折合现银,实则五倍返还,朝廷只是不赚钱罢了,亏?\n 亏是不存在的!\n 一一闪过,十数个使团,纷纷走来,献礼,签订贸易大单,也就是朝廷给他们在京城采购的权力,没有朝廷的公文,这些人在皇室专营的铺子里,一粒米,一尺布都别想买走。\n 而寻常商贾的铺子?\n 就是国公府的铺子,都不敢和番邦贸易,就算他们买了,也要经过层层盘查,买了多少货物出城,在哪里买的,花了多少钱,运到哪里。\n 一个说不清楚,人和货物全部扣留。\n 在这里,可没有什么治外法权,想说理?我的道理就是道理!\n 简而言之,朝贡贸易的大额订单,不是被朝廷垄断,而是被皇室垄断。\n 之所以朝贡不会赔钱,甚至是返还倍数越高,赚的越多,返还的倍数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实物,金银细软,更多的采购限额。\n 譬如蒙古的几个部落,只得到了五千斤粗盐,三千斤劣质茶叶,以及少量的瓷器。\n 铁器?想都不要想!\n 就是把铁器扔大海里,卖给海外,大明也不可能在自己知道的情况下,允许一斤铁走出长城,进入蒙古部落。\n 对于蒙古地区,经济制裁的严重程度,铁锅都是禁售品!大蒙古国的贵族们被赶出中原后,为什么一次次想要反攻,他们已经无法接受草原的生活。\n 吃饭只能吃烤的。\n 他们连最简单的铁锅都造不出来!\n 而相对的,高丽使臣,这个使臣是李成桂派来的,李成桂的儿子,李芳远。\n 作为和大明关系不好不坏的邦国,得到的返还,就稍稍多了一些,是四倍半的数额。\n 其中,包含三万七千匹上等丝绸,两万一千匹桑麻布料,七千三百斤不好不坏的茶叶,以及五千多件的瓷器。\n 有这些单子,他们拿来金银钱货,就可以在指定的商铺进行购买。\n 赵晨站在一边都看呆了。\n 使臣团如流水般,来来去去,匆匆而过,贸易数量的总额已经超过了朱标接到的统计,茶叶的总额达到了二十三万斤,优劣布匹总额达到了五十二万匹,瓷器更是达到了十四万七千件。\n 横空出世的细盐,更是成为了各国争抢的焦点。\n 蒙古的几个部落,为了得到细盐,不惜用五千斤粗盐的采购数量,换成了两千斤细盐的采购数量,而细盐的价格,要远远高于粗盐。\n 单单细盐一项,就达到了十九万三千斤。\n 张大嘴巴,赵晨只感觉嘴巴里都能塞下鸡蛋了。\n 这是多少钱?这一口气要吞下去多少钱?出多少货物?只怕大明这几年的库存,都要被一扫而空了吧。\n 而细盐生产还是有瓶颈,如今只第一百四十五章:万寿节(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