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大寨主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玉秀献策[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安丘县啊!安丘县!”楚行手中的竹杖,在舆图上点了点,眉头紧皱。

    如果说下山去打土围子,对于眼下的东镇庙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任务的话,那么安丘县,根本就是他们噩梦级别的存在。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个时候,明军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

    从朝廷的邸报来看,此时在安塞县已经爆发了一场规模好大的大起义,其首领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闯王高迎祥。

    他组织了数万人,也只是在安塞县晃了晃,然后就逃到了大山里苟活去了。

    蜂拥而来的朝廷兵马,打的高迎祥连头都抬不起来,再坚持,就只有死路一条。

    大明帝国虽然衰弱,但那只是根子在腐烂,但是他们的血脉和根骨,还很顽强!

    而且,因为安丘县临近沂蒙山,且因为沂蒙山匪患严重,兵备道衙门,派遣了无数的精锐官兵,在此驻扎训练。

    而且这些官兵的素养,已经升级了,据说还有从北方调回来的精锐卫所官兵。

    他们不来大山找东镇庙的麻烦就不错了,打死楚行也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去攻打朝廷的县城。

    “大王,如果我们下山去劫掠,那么安丘县的官兵随时可能闻风而动,然后对我们进行围剿,到时候下了山的我们,就如同待宰的羔羊,连一条活路都没有了。”下过山的刘青山,知道下山之后的凶险,所以此时毫不犹豫的站出来,对楚行劝谏道。

    这倒不是说,外面的土围子,防御到底有多么的强悍

    而是因为安丘县官兵的存在,就像是一根钢叉插在了沂蒙大山的腹心,谁敢出山,就随时有可能遭到朝廷兵马的无情打击。

    当时刘青山就是吃了那么大的亏,到如今还心有余悸。

    这其实也是朝廷的阳谋,正是因为这支兵力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沂蒙大山周遭地方上的稳定。

    刘青山的忧虑,楚

第四十八章 玉秀献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