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大唐做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4章 就让庄大郎去[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庄平安的家里,哪怕人再多,也跟最初的时候差不多。

    院子再大,也有隔壁相熟的老婶子、小嫂子过来窜门,还有无数的小孩子跑进跑出的。

    之前就是二米不到的院墙,甚至院墙塌掉一块也没补,现在是四米多高的院墙,还有箭塔,内宅也是两米高的院墙,墙上还有专门用来射箭的墩台。

    不过,依旧四门敞开着,时不时有隔壁养的鸡跑进来捉虫吃,到处下个蛋什么的。

    庄家现在富裕了,也没人来认领这些蛋。

    因为实在是蛋太多。

    每天都有小鸡小鸭孵出来,每天在草窠窠里都能捡到上万只蛋。

    童子军现在都养成一个习惯,进草丛之前想看一下,是不是有蛋。

    约定俗成是,不管哪来的鸡鸭,生在哪家院子里就是哪家的,在外面捡到的蛋都要上缴,由专门的人负责批发出去。

    当然小孩子藏起来也没事。

    按照庄闲的说法就是:吃进肚子里就不算亏。

    李纲看着这大家子闹腾的模样,也有点理解太上皇的想法了。

    不管是皇宫还是冷宫,其实都非常冷清,还真不如庄家这般温馨。

    几个冲进来玩耍的小孩子,也不认识李渊,就敢围着他嬉闹,完全将他当成普通老头看到,还有一个小屁孩,往李渊手里塞了一条虫子,然后想要看李渊的笑话。

    李渊都愣住了。

    不过随即这小屁孩还是被她娘亲抓住打了两下。

    李渊震惊的是,这不是个顽皮男孩,而是一个娇俏的小女孩,粉雕玉琢的,一点不像农家孩子。

    后来才知道,这家男人是个管事,读过两年书的(庄闲的扫盲班)。

    小孩子们一点不怕庄平安,而且很亲近姚氏。

    因为她身上总是带着糖。

    不是昂贵的“公主糖”,而是田庄自制的麦芽糖,也叫饴糖,是可以用两根小棍缠着玩的糖。

    李渊已经在后院一处安静的卧室里躺着,两个亲卫“戴罪之身”守在门口。

    庄家赔偿了一辆新的车子,正在改辕具。

    李承乾和李泰两个乖乖扶着李纲坐到椅子上。

    李纲原本感觉这张“太师椅”很奇怪,等坐下之后,他才发觉好处,腿脚伸直了狠舒服,而且还有一个垫子可以衬在腰上。

    唐代人坐卧其实一般用席、用榻。正式的坐法就是跪坐,又称跨鹤坐,跽坐。

    倭国遣唐使学去之后,发扬光大,几乎所有的正式活动都在一张席子上举行,这就是榻榻米的由来,保持至今。

    座椅要到宋代以后才会出现。

    庄闲穿过来很不适应,李三姐穿过来制造出了弹簧,进而“发明”了沙发和靠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沙发虽然风靡,不过也就是在达官贵人家使用。

    庄闲上学之后,借口练字跪坐腿疼,就找木匠做了高脚的八仙桌、矮脚的茶几,以及太师椅、官帽椅、摇椅、凳子等等。

    别人有样学样,于是庄家这边几乎人人家里都是坐椅子的。

    现在半日居也是做椅子的,秦渡美食街大多数店铺都是用的板凳、高脚凳。

    李纲坐进太师椅里,发现非常舒适……

    李泰堆着笑说道:“李师,放心,过两天我就做一套孝敬您。”

    眼神却看向庄闲。

第194章 就让庄大郎去[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