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大唐做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开大会谁不会呢[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忆苦思甜大会?”

    柴福有些搞不懂了,这又是哪来的新词?

    他一阵头痛。

    跟着这位未来的小姑爷,别的没有,这新词汇倒是三天两头冒一个出来,有的意思还能猜出来,有些简直一头雾水,不明就里。

    虽然不明白这个忆苦思甜是什么意思,不过开会谁不会呢?

    柴福也没二话,直接应“喏”。

    不过接下来庄闲的安排,就真让他脑仁疼。

    安排一个高台,三面要堆出坡度来,安排座位,或是木片,或是石板,也可以是小杌子。

    柴福一算,这起码是要安排上千人啊!

    三十多个大灯笼,这倒是好办,不过里面要有大蜡烛,这就有些难了。

    最后还是庄闲建议的,去找寺院问长明灯怎么弄的,花多少钱都没问题。

    还有一张长桌,上面要有瓜果和水杯,谓之“主席台”。

    另外要打造一个铁皮喇叭,和一些哨子……都不知道干嘛用的。

    柴福只好拖着臃肿的身躯忙碌起来。

    吃过晚餐,接到通知的人们陆陆续续出现在堡寨前面的空地上,这里已经布置成会场。

    庄平安夫妇、李三堂等七名老兵和他们的婆姨坐在主席台上,女人一边,男人另一边,庄闲坐到了中间。

    其他人都坐在了三面的土坡上,大约来了有八九百人,其中三分之一是男人(因为新招收的家庭保持这传统,女人一般不出面),另一边就大多数妇女了,因为庄闲一开始招收的都是妇孺和孤儿,所以庄家女多男少。

    还有上百个位置上坐着童子军和老头老妇,这些基本都是鳏寡。

    也只有庄家才会收下鳏寡,尤其是中老年的。

    这类人就是插标自卖都没有人接手的。

    偏偏庄闲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不过后来大家都服气了,因为这些鳏寡在进庄之后,爆发出强大的能力来。

    要不然庄家能如此井井有条?

    很多鳏寡即使干不过重活,也会自觉找事做,哪怕在庄子里走走捡起垃圾也好。

    所以庄家不论做什么事,都是事半功倍。

    而且庄子里干干净净的。

    庄闲出场坐在那里,会场里就变得很安静。

    柴福能够看到那些人眼神里的安宁神色。

    这才是让柴福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按说庄家这两三年厚积薄发,一下膨胀起来,已经成了长安西南面的大豪,还堂而皇之建了个堡寨,居然没有官府的人来刮噪,这可不是借了柴家的势,庄平安这位庄主应该是个能人。

    然而这庄子大权在握的却是十来岁的少年,那几个桀骜的老兵都对这小子言听计从。这未来姑爷的手段可见一斑。

    再看这些流民胡奴,不论是三年前来的第一批,还是刚刚落户的最后一拨,都对这少年恭恭敬敬,发自内心的崇敬。

   

第141章 开大会谁不会呢[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