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大唐做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8章 贼窝[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https://m.leduxs.org最快更新!无广告!

    庄闲三人三马在渡船上,眺望着对岸。

    渡船是顺着水流而下的。

    江面上的晨雾居然一直没有消散的迹象,庄闲心里慢慢生出一丝不安来。

    按照前世的说法,隋唐时期,正好是小冰河时期的开端,夏季变得短促而且干旱无雨,秋冬季变得漫长,而且经常伴有极端天气。

    这一时期,秦岭淮河一线会出现寒带的气候特征,冬季会出现大雪天气。

    北方更加寒冷,所以游牧民族南下侵袭的次数更加频繁,大量牧民南迁进入中原一带。

    同时这些民族也会被动的报团取暖,所以形成了诸多强大的游牧国家。

    诸如西夏、突厥、柔然。鞑靼、蒙古、大辽、女真等,其中大辽和蒙古为巅峰。

    再往前推,五胡乱华也有这样的因素在内。

    于此相对应的是北方民族乱斗剧增,从蒙兀高原一直到伏尔加河流域都是如此,大量的小部落被合并成大部落,甚至出现强大的马上民族,以国家形式现世。

    庄闲印象里的渭北一带的夏天应该是燥热的,都是旱地,很少有稻田,比较缺水;然而现在渭南一带很多是稻田,渭北也是草木葳蕤,郁郁葱葱。

    想现在这样,都快到中午了,一点不像夏日炎炎的样子,庄闲感觉很陌生。

    “这都快到晌午了,怎么雾气还不散?”

    老头嘿嘿一笑:“一直如此啊!”

    两个小胡儿是不懂的,还在好奇地看着那些时隐时现的船只。

    庄闲却总感觉这老货语焉不详。

    “渭水上怎么可能老有雾呢?”

    老头撇撇嘴:“还不是都是长孙家的冶铁坊做的孽!”

    庄闲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是知道的,大唐是第一个正式开放冶铁行业私营的朝代,主要是因为隋唐时期的钢铁产量不足,甚至还不及汉代的五分之二,为了提升钢铁产量,增强军事实力,所以李渊开放了私营冶铁。

    不过绝大多数的产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里。

    不过这种状况很快得到扭转,李三姐搞出来一整套的高效低耗(相对)的冶铁技术,并且再次基础上还在自家的秦岭作坊里大量炼制精铁(钢),所以需要大量的粗铁胚,长孙家作为李二最信任的家族,接受了开办铁厂的任务。

    这家半官营的大铁厂就在金城。

    可能是处于环保考虑,铁厂的废水在渭水下游,不会影响到长安;而废气则在下风口,也吹不到长安。

    只是庄闲没想到的是这铁厂的规模居然这么大。

    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初唐有四十二家私营铁厂,生铁产能是二百万斤左右,到安史之乱又降到五十万左右,远远不及汉代巅峰的五百万斤。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因为李三姐的横空出世,贞观初年就有六百万斤的生铁产量,还有五十万斤的钢产量。

    庄闲只能望着弥漫的雾气猜测,是不是长孙家能掌控一两百万斤的生铁产能。

    细细嗅着,果然雾气里充满着碳和硫磺的味道。

    马蛋,这特么不是雾啊,是霾!

    老头说道长孙家的铁厂,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个劲地骂长孙家生孩子没腚眼,胡作为非,每年都折磨死好多人,还特么把作坊

第58章 贼窝[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